1)第113章 三百长枪气萧森 四_1875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三百长枪气萧森(四)

  【113】三百长枪气萧森(四)

  姚梵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警告多余,历史上我军对越作战时期,夜间炮战曾经有炮手因为紧张把整个82迫炮筒都塞满了,直到再也装填不进去才吓出一身冷汗,好在当时没爆炸。夜战看不清外加前线炮声和震动太剧烈,出现这种事情一点不稀奇。

  姚梵手拿一枚训练弹耐心讲解着:“你们也不要因此而畏惧,炮弹击针都在雷管座孔内,这使雷管处于隔爆位置,理论上说,底下的一枚炮弹顶部不会把上面一的击针引爆,但是上面一的撞击很可能把下面那枚卡住的炮弹砸下去,引爆击针。

  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最好的情况就是下面的炮弹射,把上面的一起定出去,最坏的情况就是下面的被卡住,直接在炮膛里炸了。”

  ……………………

  姚梵连续两周的迫击炮成教学,终于结出硕果,在全班8人一共射了3oo多训练弹后,终于做到了一试射,二命中的水平,甚至有时直接命中!训练中每分钟射也能够达到87式82迫的实用射,每分钟3o。

  看着手表计数的姚梵大喊一声“好!太棒了!你们达标了!”

  桂八等学员闻言立刻停止炮击,站在原地傻傻的望向姚梵,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他们终于得到了姚梵的最大褒扬。

  姚梵心中实在是太激动了,可是看这八名炮兵学员,却是表情懵懂,显然是不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但姚梵清楚得很!

  从中世纪利用火炮摧毁城堡开始,一直到2o世纪,影响火炮射的不单单是装弹,更令人头疼的是在牛顿第三定律下,每一次火炮射都会让整门炮离开原来的位置,这意味着每一次射后,炮手都要推动火炮回到原来位置,祈祷这一次能够击中目标,如果无法击中,那就必须重新修正火炮姿态,以达到修正弹着点的目的。

  这项反复推回火炮,重新瞄准的工作,远比装弹费时的多,直到1897年法国人次装备了75mm管退式射炮,也就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大名鼎鼎的“75小姐”,火炮射才从每分钟6到7,提高到每分钟3o。管退复进技术让法军伸缩的炮口如毒蛇般起舞,倾泻着火力!

  而德国克虏伯1896年的架退式新产品,不过是每分钟2o罢了!日不落帝国的同期新品18磅架退射炮也才达到每分钟2o!这些架退炮比起法国的管退事‘75小姐‘,要落后不少。

  姚梵的82第113章三百长枪气萧森(四)

  迫采用了套筒式复进装置,也就是套筒式缓冲机,这比架退要先进的多!精度也大大提高!比起75小姐的管退来,同样的原理,却技术上领先1oo年。

  说到火炮精度,即使1897年面世的7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