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允禵的新军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披甲作战的编入辅军。辅军包括一部分鸟铳兵,其余的则承担后勤及建筑工作,类似夏军的中垒及辎重部队。

  一个马甲率领五名步甲构成一个战斗小组;五个战斗小组构成一个领催部;五个催领部组成一个正军佐领;五个正军佐领加三个辅军佐领构成一个参领,每个参领差不多就是一千余人的兵力;五个参领再加上若干辅军佐领、火炮佐领构成一个副都统部,每个副都统部在五千五百人左右;允禵能抽调四万人的部队,正好编组七个副都统部外加一个比正常编组略大的巴牙喇兵(亲卫、护军)参领。

  由于关外八旗的单兵战力要远远高于关内八旗,因此允禵满意的看见,可以充当马甲的兵额要远比他预想的要多得多,就连新军中也有能披三层棉甲的野人在,因此他最后对预设的编制做了微调,保证每个战斗小组中的马甲数量有两至三人,并以其中从军最久的为长。

  允禵还算留情,留下至少三分之一的合格马甲及步甲,不过博果铎这边的诸王联军却没那么客气,一下子把剩下的马甲全部挑走,至于从北京逃来的旗兵则一个不要。对此,苏努据理力争,最后只得了一千步甲和一千身体素质较好的新军作为禁旅八旗的核心。不得已,苏努只好将剩下的八千多淘汰下来的旗兵编为鸟铳营、火炮营,只是兵多火器少,颇让他和吉林将军觉罗杨福这两位练兵大臣头疼不已。

  兵是有了,棉甲、刀剑之类的装备老军也不少,不够的数量打开奉天城内的武库也能配齐,但各部骑乘的军马却不是那么容易配足的。东北这地方有没有马,当然有,但各部族拥有的马匹大都是跟蒙古人淘换的,只有少部分是自我繁殖的。清军当然也是一样,其原来拥有的军马不是从清廷在达里冈爱和赤峰的马场里培育的,就是从蒙古人手中征购来的。可是如今漠南蒙古已经丢了大半,原本的马场已经不复存在了,就连从蒙古人手中买马也变得困难起来,配齐数万军队的用马就成了大问题。

  没有马,总不见得让士兵背着甲胄去行军吧?就算让辅军来挑,万一碰到遭遇战,又如何来得及穿上。允禵为此三番两次的找到兵部,但苏努根本没办法解决。征民马?开什么玩笑,现在辽东哪还有什么民马,全部已经被清廷征调了用来运输北上移民了。

  说到北上移民,这件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搞得鸡犬不宁了。说起来,谁都不想去遥远的三姓,那旮垯不都是布特哈野人待的嘛,又怎么可能合适辽东人生存。

  但敢于在冬天里冒险南下投夏军的包衣阿哈只是少数,有财力自行向齐齐哈尔、吉林乌拉等较大的居民点迁徙的上等旗人也是少数,大部分生活在奉天周边的中下层旗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