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2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踌躇不决,贻误战机,害得天子蒙尘,害死了无数将士,此般行为,可恶至极。”

  “可是.”

  孙坚迟疑道:“朝廷诸公不是传信,让我们别打长安了吗?那董卓拿天子要挟,如果真的打下来,那天子的性命”

  曹操就不说话了。

  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董卓残暴不仁,居然拿皇帝做要挟,差点谋害了天子。

  幸好这次没有打下长安,要是打下来,害死了皇帝,那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因为现在的问题是,自从陈留王被害后,先帝汉孝康帝就只剩下当今天子这一个子嗣。

  刘辩一死,大汉江山就没有了继承人。

  虽然这样的事情在东汉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比如桓帝和康帝,都是因为上一代皇帝没有子嗣,而从宗室里挑选出来做继承人。

  可问题是今时不同往日,桓帝康帝继位的时候,虽然谈不上国泰民安,但江山还算稳固,并没有出现太大波澜。

  而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随着董卓乱政之后,大汉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下降到了冰点。

  益州那位心怀篡逆的刘焉就不谈了,光说袁绍袁术这些诸侯,居然在粮草充足,兵力充足的情况下,选择打下洛阳就撤兵,回了自己的根据地当土皇帝。

  这是什么心态?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些人是起了割据之心,不服从朝廷管理。

  因此一旦刘辩一死,那大汉基本算是完了。

  又是一个前汉末年的旧事。

  虽然曹操他们还没有想得那么远,但敏锐的直觉还是告诉他们,现在的刘辩,已经成为了大汉一杆旗帜。至少他现在如果死了的话,那对于大汉江山的打击会无比巨大,而且他们也不敢背负害死刘辩的罪名。

  所以在这件事上,哪怕是向来有胆略的曹操,亦是不敢再说什么。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刘备这次撤兵,或许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保住了大汉的火种延续。

  营帐中气氛沉默,过了一会儿,夏侯惇在外面喊道:“尚书令请进。”

  陈暮走进营帐内,看到了三人。

  营帐中间生起了火堆,曹操跪坐在主坐上,袒露着上半身,肩头负伤。孙坚侧躺在左边,浑身包扎成了一个粽子。鲍信坐在右边,虽没有受伤,但脸色微黑,看到陈暮进来却看也不看他一眼。

  还是心里有怨呀。

  陈暮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暮,见过三位兄长。”

  “原来是子归呀。”

  曹操脸色也变得很快,当作没事人一样邀请他坐下:“快坐快坐。”

  陈暮在孙坚的边上坐下,好整以暇地看着众人。

  他不说话,大家就都没有说话。

  曹操向夏侯惇使了个眼色,夏侯惇就对营帐中值守的士兵道:“都出去。”

  众人鱼贯而出,很快营帐内就只剩下他们四个。

  “子归来此做甚呀。”

  鲍信忽然开口。

  陈暮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