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八章 艳图风波_大明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木,关于他死后的事情,遗旨中亦有提及,唯愿与发妻马皇后合葬一处,只需开启孝陵地宫,将其棺柩置于马皇后一起即可,丧葬之仪一切从简。

  孝陵的地宫石门缓缓开启,朱允炆泪流满面与群臣跪于陵前,看着大汉将军将朱元璋的棺柩合力抬了进去,僧道盛大的超度安魂法事之后,地宫石门缓缓关闭。

  这位谱写了华夏传奇历史的伟大老人,从此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宁静安详的与妻子永远沉寂于地宫之下,再也不见天日。

  大明历史的崭新一页,正被这位跪在地宫前的新君缓缓翻开……

  隆重盛大的丧事办完,朱允炆正式在奉天殿接受六部九卿及功勋公侯伯爵的参拜,在礼部尚书郑沂的主持下,新皇登基大典开始。

  经黄子澄和黄观等翰林众学士,及各部大臣的共同商议,奏请朱允炆同意,从明年起,改年号为“建文”,此年号是朱允炆考虑到开国时期,朱元璋对大臣杀戮过甚,民间多有无辜株连而死者,此举干违了天和,朱允炆为了扭转和改变洪武朝尚武嗜杀的政治氛围,于是特意提出更改年号,用了一个与“洪武”意思截然相反的“建文”年号,取意“去杀止武,建立文功”之意。

  这个年号的确定,让朝堂的大臣尽皆感到欣慰高兴。

  他们从年号上已经看到,一个文治昌盛,杀戮渐泯的文明王朝在缓缓现出了它的雏形,一个光耀万世,堪比汉唐的盛世之象正在酝酿成长。

  国有明君,继往开来,大明幸甚!兆民幸甚!社稷幸甚!

  接下来便是按照惯例,新皇下诏即位,大赦天下囚徒,并封赏朝中各劳苦功高的大臣。

  同时朱允炆对朝中的六部官员略作了一些小小的调整,原吏部尚书张紞调任右都御史,吏部尚书由陈迪替任,原刑部尚书杨靖与左都御史暴昭互相调任,原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铁铉调任离京,任山东布政司使。

  小范围的调整了一下各部官员之后,终于又出了一些小风波。

  锦衣卫指挥使,诚毅伯萧凡被朱允炆提了名,朱允炆想将萧凡的爵位提为侯爵,可他没想到话刚出口,便遭到朝中以黄子澄为首的清流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黄子澄的态度很坚决,自大明立国,先帝对大臣的爵位一直是非常吝于钦封的,除了那些从龙的功臣名将,立国之后鲜有大臣被先帝赐爵,在大明,爵位代表着功劳,代表着资历,萧凡这个年轻的黄口小儿一没为国立过功,二没有显赫的文治或武功突显于朝堂,先帝封他一个诚毅伯是为了让他能勉强配得上嫁给他的两位郡主,这纯粹只是给皇家长长脸面,跟萧凡本人并无半分干系。

  现在新皇觉得一个伯爵还不够,还想给萧凡提升爵位,这怎么可以!

  黄子澄激烈反对,大有“你若敢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