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迈入正轨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的一周。

  孩子会哭闹着找亲人,父母看到孩童在学校哭的很严重会不放心将孩子再送去学堂。

  十分关心进展的沈三问去了最近的一件学堂。

  看看培训出来的新人教师,能不能处理这些情况。

  其实送来的孩童,年纪已经比较大了。

  但大多也没离开过家离开过熟悉的亲人一天的时间,刚刚开始认识新朋友的时候都很新奇,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恐慌。

  一位年轻男教师在哪里讲他的大道理。

  “不准哭。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想要本夫子这样,行正坐直,谁不能做好,不能认真听讲,就是班上最差的学生。”

  还在自然是迷茫的默默哭的,前面的恶人不让他哭,他的确是不敢哭的。

  但是挡不住他心里害怕啊。

  沈三问在旁边捧腹大笑,好样的。

  如果有人吵闹,男教师就出言制止,不太闹,真的无声流泪到天荒地老也不管,十分有为大多数人负责的架势。

  苦劳的孩童哭一会,见大家都在认真听课便也不闹了,跟着教师念字。

  倒是蒙混过关了。

  第二天沈三问仍旧来到此处。

  因为他知道,昨天哭闹的孩童家长肯定会来闹事的。

  两个农民将孩子亲自送到学校,趁着还没上课,求见了夫子,手里还带着土特产。

  夫子自然是很礼貌的拒绝了,毕竟驸马爷还在旁边看着,同事还在周围看着,这要是被盯住,直接可以走人了。

  这对父母没有职责老师的不对,反而是希望老师严加管教,严师出高徒,将他们的孩子塑造成如夫子一般有气质的人。

  看来也是没少做工作,了解孩子在学校到底做了些什么,被教了些什么。

  沈三问命人调查了洛阳周边的情况,大多如此。

  只有极少数孩童性格极为懦弱,家长也极为宠溺的家庭,选择了退学。

  按照目前学校的规定,适龄儿童的范围比较广,这些选择退学的孩童,过几年再送去也不迟。

  这些家长心里也清楚,如果影响夫子的整体进度,学校也会很难做,他们的孩童也学不到东西。

  孩子太小,上学也不是什么好事。

  哭都没办法知道到底是被人欺负了,还是被老师欺负了。

  但是过几年长成大孩子就不一样了,自然可以保护自己,能够清楚的说明哭的起因和经过。

  这是家长给的正式的说法。

  沈三问只悟出了一层意思,那就是长大一点,他们有了欺负别人的能力,再放出来不会吃亏。

  也是够黑的。

  不过,教育也并非无能为力,它还有改变重塑这些人的机会,虽然不高。

  无论家庭曾经有过怎么样的教育,他们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至于学校的好处。

  它能让每个人的社会性更强,对所处的大环境有一定的认可,以后能融入进去,好好生活。

  对那些在学习方面有天赋,愿意吃苦的人来说,还能有个证明他自己的机会,与其他地域出身家庭状况不同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教育事业进行到这一步,就迈上预定的轨道,不需要沈三问更多的精力了。

  从此,他只需要像关注文部一样,关注他大的方向变化,其他的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去折腾。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