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 名酒、施坦威和斯式琴_宝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琴师家族的创始人分别被誉为“现代小提琴之父”(尼古拉.阿玛蒂)、“提琴之神、最伟大的小提琴制zuò大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和“小提琴鬼才”(巴托洛缪.玖泽佩.瓜奈里)。

  他们的活跃。使得小提琴制zuò作为一门技术和艺术从克雷莫纳迅速传播到意大利全境,并对奥地利、德国、法国等诸多欧洲国家的音乐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奠定了小提琴作为弦乐中心乐器的地位。

  由经典制琴家所造的琴,每年可升值10%~20%,而出自这几大家族的名琴升值幅度更是惊人。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上世纪90年代曾专项研究比较了三种投资工具的增值情况,即美国国债券、股票和古董小提琴。

  小提琴的增值远高于前两种投资,所以将小提琴作为投资对象可谓收藏界的上选。一把最上乘的斯式琴和瓜式琴的价值,拍卖价格不低于两百万美金。

  不过这是在西方,国内的小提琴收藏尚且属于小众。不过这也无愧于瓜式琴和斯式琴的这种顶级收藏品的价值。

  刘东手中这把便是最正宗的斯式琴,通guò舍利元光他清楚的看到在小提琴内部面板上有着‘斯特拉迪瓦里,温莎号,1716年制!’

  “没想到这把琴居然是1716年的作品?”刘东心中喜悦道。

  喜欢小提琴收藏的人都知道,最广受欢迎的斯式琴,是一批在斯氏所谓的“黄金时期”,大约是1700年至1725年左右所造的琴。有几个特殊的年份是让收藏者特别兴奋的。譬如1716年被认为是斯氏最好的几把琴出产的年份。

  在小提琴中最为昂贵的一把,价值超过两千万美元的‘弥赛亚’斯式琴,便是斯特拉迪瓦里1716年的作品。

  “不会真这么好运吧?”刘东生怕自己看错了,甚至揉了揉眼,一连看了好几遍后才兴奋的握了握拳,这把看上去就像一把新琴一般,身上没有半点缺陷的‘温莎号’就是1716年的斯式琴。

  看到这里后,刘东珍而重之的把这把足以让世界上所有小提琴家疯狂的1716年制斯式琴,重新放回琴盒里,然后收进了芥子空间。

  有了这把珍贵无比的斯式琴,以及楼下被穆刚拿在手中的丢勒的巨幅油画,刘东觉得这一趟青-岛之旅实在是太值了。

  除了这把斯式琴和刚才的施坦威大三角之外,旁边的大提琴也是不凡,不过比起斯式琴就差的太远了。不过刘东还是把这里的大部分乐器都收了起来,怎么说都是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顶级乐器,价值不菲。

  随后,刘东又在二楼和三楼转了一圈,把一些只得收藏的德文书籍和机械钟,以及一些有些年头的油画、雕塑等装饰品收了起来。这些东西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