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七章我病了_窥情:官心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不能说郑伟这个举措是错的,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难,这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党政机关主要领导,一周有三天在社区里办公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首先,华夏的官级管理办事模式是层层递进,层层分管,层层汇报,层层解决的。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体现权力的递增,还有阶层的差别,以及事务的精细化和系统化。

  华夏的官僚制度,实际秉承于明清,尤其到了清朝这一代达到了官场制度的顶峰,采用金字塔形状来区分大大小小的官员。

  换句话说,小官儿有中官管着,中官有大官管着,大官有皇帝管着,一层管一层一层抓一层,这样作为最高的统治者皇帝,就可以通过主要的几百人就可以将整个庞大帝国掌控在手中,这种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是西方国家不能比拟的。

  英国出个亚瑟王就名垂千古,但是把他放到华夏根本就是个渣渣。

  而且在清朝官阶制度划分的是最细,最分明的,等级也是最多,官员队伍更是空前庞大。

  那么为什么造成这个现象呢?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很简单满人跟汉人比起来,满人的人数实在太少了,换句话说,汉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满清人淹死。

  满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在官阶上想办法,谁能当官的?都是聪明人,而且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如果能把这一批人抓住,让他们不生出异心,满清的江山自然可以坐稳当了。

  那什么东西可以抓住这些人的心呢?很简单官位。让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当官,这样聪明人老实了,用他们来治理那些不聪明的人,自然是得心应手。

  但是给这些聪明人的权利还不能太大,但又让他们有个盼头,要想获得更大权力,那就要往上爬,去做更大的官。

  但是为了不让他们爬的太过容易,于是九品官员制度应运而生,这些官员他们为了争夺更大的权力,只能往上爬。

  而且清朝的官员非常多,每一个品级又分从品,每个台阶都会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为了能将对方踩在脚下,于是官场倾轧,官场内斗司空见惯,聪明人将精力消耗在这里,自然没有心思造反,而清朝统治者当然高枕无忧了。

  所以说满族作为异族统治汉人时间之长,认同感之强,效命人之多,在华夏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与他推行的官员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

  另外也造成了官为上的思想,一直影响着现代人。

  说到这里我想起莫言曾经说过这样一件趣事,当他告诉父亲自己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后,父亲的第一反应是:“博士大还是县长大?”可见在老人的意识里,一直都是在把儿子的成就用某个具体的官职来量化的。

  那么有人说,你讲这么多很故事有什么关联,有绝对有,因为华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