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章官场和媒体_窥情:官心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耿明来了,急匆匆带着我们县的联通公司经理,直接去了省城,我已经跟县里的联通经理说了,不计一切代价将事情办成!

  他们走了之后,省农科院又来人,这是我专门托关系聘请来的!

  河西县耕地少,而且大部分又属于山坡地,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

  我专门测算了一下,把所有耕地全部种上农作物,也不够全县人吃。

  所以我转化了思路,打算以开发经济之物为主,将土地的利用值尽量最大化。

  省农科院张冀澜教授带队,见到对方我那个热情,紧紧握住手,然后使劲摇了两下,并且带着最热情最诚挚的笑容,我发现对于这种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我已经做得炉火纯青。

  张冀澜教授来了之后,我做到全程陪同,最大程度让他感受我的热情和诚意!

  最后张冀澜教授都有些不好意思,说他肯定会尽心竭力,让我不要那么费心,我说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搞好后勤工作绝对没问题。

  做工作,里子要光面子也要光,换句话说就是事情做了同样也要别人知道,而且要恰到好处的让上级知道,这才是会干。

  为此,我通过宗鼎跟省里几家发行量较大的报纸总编和记者,进行了一个大型联谊活动,赠送了一些土特产还有一些礼品。

  其中有个总编的侄子正好在河西县,想安排进事业编制,我直接答应了对方,而且很快就办妥了。

  对方非常高兴,当时就表示,以后有河西县报道优先安排!

  接着又有几个总编和记者让我帮忙办事,我尽量办他们解决,所以跟他们关系还算融洽。

  说实话,官员对于媒体的感觉,还真是又爱又恨。媒体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面子和政绩都出来了,如果跟媒体交恶,它能把你恶心死!

  有句古话一俊可遮百丑,同样一丑可去百俊,倒是挺适用于媒体与官场之间状况。

  面对丑事、坏事、恶事,官场的规则是运用一切手段,采取一切措施遮媒体耳目,以塞视听。无须举许多的事例,例如国内一些频繁的矿难已经证明。

  面对媒体的追踪,当地党政异口同声,或饰或掩。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逼急了,媒体面对的只能是打手相迎、拳脚相加了。总之得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保稳定为名行保官帽之实。

  对于好事、美事、乐事,当地党政对于记者绝对是笑脸相迎,想尽一切办法来拉拢记者,让记者报道,刊登在报纸杂志上,以达到自己曝光率,让上级知道。

  对于这有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原天门市号称五毒书记的张二江,自称“荆楚第一帅才”,主动请北京一家知名杂志采写了一篇题为《张二江:十年鏖战丹江口》的报告文学。

  在这篇洋洋万言的长文开头,引用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