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三一章 站在正义一边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业,扩充军事力量;中国需要德国的技术、设备和军火,双方算得上互惠互利。到1937年,中国政府从德国购买的军用物资占到全部进口商品的83%。抗战初期,至少有亿马克、约合5816万美元的德*火运抵中国。这些装备加强了中*队对日作战的能力。而德国则从中国源源不断地得到钨、锑、铬等稀有金属以及桐油、生丝和大豆等德国急需的农产品。德国每年钨进口量的60%——90%来自于中国。

  在德国人的技术指导与援助下,中国开办了一批炼钢厂、炼铜厂、机器厂、炼铅厂、炼油厂、炼钨厂、酒精厂、氮气厂、炼锌厂、电线厂、电灯泡及真空管厂、电池厂和电信厂,生产出了中正式步枪、马克沁机枪、各种类型大炮和炮弹、防毒面具、军用光学设备,*在1937年实现了轻武器自给。

  说句实话,没有德国的帮助,国民政府就没有与*开战的本钱。

  虽然后来德国与*、意大利签署了《*产国际协定》,组成了轴心国,在*的抗议下撤走了军事顾问,还承认满洲国,出卖了中国,声明不再向中国出售军火。但是,直到去年11月日军攻占广州切断香港援华路线前,德国平均每月有万吨的军火经香港流向中国大陆。

  苏联更不用说了,虽然斯大林把武器弹药和贷款给了蒋介石,给*的只是书本,但那毕竟是对中国抗战的无私援助。苏联红军不但在远东地区牵制着日军关东军庞大的兵力,而且通过张鼓峰战役、诺门罕战役直接支援着中国抗战。苏联援华的飞机和飞行员,现在就是中国空军与日军航空兵搏斗的主力,血洒长天,谱写了中苏友谊的赞歌。

  而波兰,与中国八竿子打不着,因为波兰而谴责曾经支持中国抗战的德国和正在大力支援中国抗战的苏联,很多人恐怕都接受不了。

  但是,这篇文章刘一民还必须得写。

  随着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而出兵参与瓜分波兰,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共产国际根据苏共的对外政策调整,也调整了自己过去执行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判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目前存在的是德意日和英法两个帝国主义阵线和超脱于帝国主义战争之外的苏联和平阵线,因此要求各国*人,目前必须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反动势力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政策。共产国际放弃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重新回到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争的反帝统一战线策略。

  共产国际在电报中一面要求各国*放弃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一面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继续采取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这就让中共的政策处于矛盾之中。

  在刘一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