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六章曲线建镇(五)_官路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侧。上了一个小坡,就见到一大块平整的田土。

  苏亚军看见这块地,吃惊地道:“侯镇,你想占这些良田熟土?难度恐怕有点大。”

  “没有难度,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侯卫东来到了图纸上标明的敬老院位置,道:“你看看这个地方,正是建敬老院的绝佳地方。占几亩地,就可以修建一个全县最好的敬老院。这是为青林五保老人办的大好事。”

  看着豁然开朗的一片田土,苏亚军也砰然心动。

  侯卫东又道:“现在天天谈创新思维,开拓进取,今天我们就将这个开拓进取落到实处。”他又抛出来一个诱饵。道:“青林镇是上、下青林乡合并而成,大部分机关干部都没有住房,我们可以在敬老院背后的小坡上,搞一个集资建房,这样就一举解决了机关干部的住房问题。”

  苏亚军是本地人,他的家还在农村里,每天走路上下班,着实辛苦,特别是小孩出去读书以后。家里就剩老伴一人,早就想到镇里买房子,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住房。听到侯卫东描绘的美好蓝图,他心情激动起来:“如果镇里面能在这里搞集资建房,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是真心为干部谋福利,我举双手赞成。”

  侯卫东口气一变,道:“这是我的个人想法。还没有向党委政府汇报。”

  苏亚军道:“只要侯镇长去呼吁,机关干部都会支持的。”

  侯卫东看见苏亚军的热烈目光。知道他已经被说服了,叮嘱道:“这个想法我只跟你一个人谈起,你千万要保密,我们首先促成敬老院在这里修建,敬老院修好以后,就会有相应的水、电、道路等等设施,再来搞集资建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又打气道:“这件事情是有些难度,但是比起修建上青林公路还差得远,当初我向政府汇报修路的时候,别人都认为我脑子有病,现在这条公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认准的事情,坚持做下来,总会有收获的。”

  “还有,兴平村的桥,晏书记眼里是天大的难事,现在也解决了,最多两个月,一座石桥就会修起来。”

  侯卫东以石坡换石桥的方案,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苏亚军由衷地称赞道:“侯镇脑壳硬是空得很,大学生毕竟是大学生,我们打破脑袋也想不到这些办法。”脑袋空得很,这是青林镇的土语,也就是赞扬别人“脑瓜子灵活,办法多”的意思。

  说服了苏亚军,侯卫东暗自松了一口气,道:“第一步工作完成。”

  苏亚军虽然是二级班子,但他是老板凳,和赵永胜关系亦不错,说话是有份量的,所以,侯卫东千方百计要将苏亚军拉到统一战线中来。

  从现场回来,苏亚军就召集办公室人员开会,研究敬老院的事情,侯卫东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就到了粟明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