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达京城宣召急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活动中,是以左为尊贵,凶伤吊唁则反是以右为尊。

  李秘早不是新人,无论是宫中规矩,还是官场规矩,他早已烂熟于心,即便漂泊在外这么多年,也从不敢忘了这些规矩。

  从此时的站位来说,郑贵妃和福王明显占尽了上风,而身为东宫太子的朱常洛,则有些落魄之意。

  这一路上李秘也早已向李成梁打听清楚,国中局势实在是太过恶劣,这也是李成梁不愿在留恋官场的主要原因。

  至于斗争到了何种程度,只消一件事便足以说明严峻。

  身为国家朝廷的大管家,内阁中的辅臣,此时只剩下朱庚一人而已,沈鲤等人早已在这场争斗之中黯然收场,离开了内阁!

  大明朝的皇帝之所以动不动几十年不上朝,也能够保持政务通畅无碍,又不至于让皇帝胡作非为,内阁制度就是最高明的手段。

  内阁通常有三四个辅臣来组成,而皇帝为了平衡,也会挑选政见不同的人来担任辅臣,为的就是让辅臣们不至于穿一条裤子。

  若只有一个宰相,皇帝势弱之时,宰相就极有可能独揽大权,可内阁几个人政见不同,自然要争辩,又能把事情办好,又不至于有人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大明朝的国祚能够延绵这么多年,靠的全是朱元璋建立的这一套官制,虽然朱元璋没有读过太多书,但不得不说,他将人心洞察到了极致,单说这套官制,就足以傲视整个古代政治圈了。

  此时内阁便只剩下朱庚一人,而这个朱庚本来是内阁之中最低调的一人,根本就比不上沈鲤等人,何时能够轮到他说话?

  或许也只有这样,最后留存下来的,也只有这么个没主见的人吧。

  从朱翊钧决定不让福王之藩那一年开始,估摸着他早就已经预想过这种结果了吧。

  不过这些念头到底只是在李秘心头一闪而过,他暗自吸了一口气,朝朱常洛这边行礼道。

  “臣拜见太子殿下,拜见恭妃。”

  朱常洛见得李秘,也是猛然抬头,仿佛见到了黑暗之中的明星一般,一把抓住李秘的手,激动道:“先生您终于回来了!”

  此言一出,他也是眼眶湿润,仿佛受了多年委屈的孩子,终于再度见到了自己的保护神一般,而王恭妃也是一脸苦涩,满目辛酸。

  “是,回来了。”李秘笑着应了一句,而后又朝郑贵妃和朱常洵行礼道。

  “见过福王殿下,见过贵妃。”

  虽然同样是行礼,但“拜见”与“见过”,任谁都能听得出其中的意味来。

  福王想来这些年一直压着朱常洛,也是颇为倨傲,觉着李秘无礼,正要发怒,郑贵妃却拉了拉他,抢过话头来,朝李秘道。

  “这么多年不见,李大人倒还是老样子,一等样的脾气,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李大人若还是这样子,怕是不久又要被赶出去了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