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勉强,若有不利,则五路俱失,还不如暂时屯驻利、阆、兴、洋州,加强四川防务,以稳固根基,敌军如果来犯.则传檄五路之兵来援,这样,即使万一不胜,也不至大败。”

  张浚新进气锐,哪能听从唐重的保守建议?

  不仅如此,张浚还对唐重还十分反感!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范致虚不只一次想让唐重取他自己而代之。

  换而言之,唐重是张浚潜在的竞争对手。

  唐重看出来了张浚讨厌他,只能主动请求去驻守金州,远离西部的核心区域。

  张浚在汉中实地查看了一番之后,给赵构上奏章,请赵构来“巡幸”兴元府。

  张浚的这封奏章是这么写的:

  窃见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臣顷侍帷幄,亲闻玉音,谓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臣所以不惮万里,捐躯自效,虚几奉承圣意之万一。谨于兴元理财积粟,以待巡幸,愿陛下銮舆早为西行之谋。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栗,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势斯可定矣!

  从张浚的这封奏章上不难看出张浚的意图,那就是请赵构来西部地区定都。

  雄心勃勃的张浚,很快便率领幕僚到达秦州,将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设在这里。

  张浚到秦州不久,便承制筑坛拜将,任命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知渭州。

  此前,张浚对曲端有恩。

  当初曲端用武力驱逐范致虚时,南宋小朝廷十分震惊,甚至怀疑曲端有反叛的意图,于是任命曲端为御营使司的提举官,想以此为借口将曲端调到江南。

  曲端自然不愿意,也不敢离开陕西。

  这样一来,情况更糟。

  南宋小朝廷的群臣议论纷纷,都说曲端必反无疑。

  当时,张浚在这件事上很冷静,他以全家人的性命作保,担保曲端不会反叛朝廷。

  因为张浚以全家人的性命担保,南宋小朝廷才撤销了调曲端到江南赴职的命令。

  曲端因此对张浚十分感激。

  张浚在秦州开府之后,将曲端视为主要的军事支柱,而曲端也一改其恃才难制的毛病,积极支持张浚,服从张浚的指挥。

  由于有曲端的支持,张浚在短时间内,便改变了西部宋军互结仇怨、不肯相互支持的混乱状态,并将西部的军队聚集到了一起,西部的军队真正开始了统一指挥。

  得知这一消息,岳飞、吴玠等人不忧反喜!

  他们最怕的就是西军分散在各个险地坚守,因为如果是这样,那他们想打下西部,尤其是易守难攻的蜀地,可就费劲了。

  而对大中最有利的莫过于宋军肯直接决战,这样一来,才有可能一战而攻下西部地区,最不济也能一举收复很多地区,前进一大步。

  感觉西部地区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该布置的,也都布置了,岳飞立即起身回东线去了,为即将到来的伐宋,做最后的准备。

  大统三年六月,岳飞向李衍密报:御营都统制及枢密使王渊,在镇江聚敛钱财,搜刮民脂民膏,搞得当地民众怨声载道,并且,镇江的防御松懈,突然袭击,可一战而下镇江。

  李衍明白,岳飞这是准备好伐宋了,并且想要动手了。

  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所以,李衍很快就以“南宋拖欠岁贡数月未给”,以及“《大统和议》已经签署了近两年时间,在南宋内部仍是战乱不断民众苦不堪言,无数江南人死于战火之中”为由,宣布:吊民伐罪。

  李衍这个宣布一出,中军在东线和西线同时发起进攻,伐宋正式开始……

  ……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