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九章 如梦初醒(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童贯、王黼、马扩、吴敏、李纲、张孝纯、詹度、陈遘等九家家属。

  赵桓道:“蔡京已经身亡,王黼和童贯已经诛杀,马扩现不知所在,吴敏责授节度副使涪州安置,李纲责授节度副使夔州安置,张孝纯知太原,詹度安置在湖南,陈遘现在知中山,他们的家属都不在京城,其中有的在远处,有的已不知去向,这需要慢慢寻找,待找到后给你们送去。”

  杨天吉和王汭觉得,赵桓此话说的很实在,就没再坚持这个条件。

  第二天,赵桓令唐恪起草并签署敕书。

  何栗见到敕书后大吃一惊,说:“不奉三镇之诏,而从画河之命,何也?”

  何栗拒不签字,并请求辞职。

  赵桓于是免去何栗的中书侍郎职务,令他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但留在京城,领开封府事。

  同时,赵桓任命尚书左丞陈过庭为中书侍郎。

  赵桓又御批道:“以金人欲割地,须两府二人,令各自陈,愿出使者。”

  陈过庭首先表态说:“主忧臣辱,臣愿效死前往。”

  唐恪、曹辅等皆迟疑不答,耿南仲以自己年老为由而推辞,聂昌则以家中有老人需要侍奉而拒绝出使。

  赵桓听罢,挥泪而叹息。

  没有人再主动前往,赵桓只能强令。

  因此,赵桓又御批道:“过庭忠谊可嘉,特免。差耿南仲使斡离不河北,聂昌使粘罕河东,日下出门。”

  耿南仲与聂昌见赵桓发怒,强命他二人出使金军,办理交割河北与河东,不敢抗命,只好答应下来。

  不过答应归答应,耿南仲与聂昌还是拖拖拉拉的不肯出京。

  仅此一事,忠奸立辨。

  然而——

  直到这时,宋国是战是逃是守还未达成统一,朝堂之上仍在激烈争吵。

  有大臣认为:“敌军乘机渡河,击鼓而南行,很显然有轻视我军之意。现在,我们不如在京城四方十里之内,各屯兵二万,坚据要害,以挫败敌之阴谋。再从别处调兵万骑,前来助之,绝敌粮道。坚壁清野,以待敌粮草困乏,且竭力使其无法四处劫掠。安排间谍侦察其内情,寻找敌之薄弱环节。不时出兵,探其虚实。再令河北各地郡邑结营自守,并赶紧派使者北去拜康王为元帅。令康王集中河北兵力,扬言率兵直捣燕山,以动摇敌之军心。然后,康王秘密领军渡过黄河,汇合四方勤王之师,绕到敌军背后,夹攻敌军。若如此,则敌不难亡也。”

  也有大臣认为:“现在敌兵气焰嚣张,而我军挫衄久矣。闻敌深入,气益不振。若是再战,仍不能胜敌,反而有伤国体。不若保护皇帝出城,以避敌锋芒,然后徐议御敌之策。若孤城自守,能坚持多久?”

  还有大臣认为:“城中有大军七万,据坚城而守,以待强援,不需数月,金军必定北去,恁地时,再精练大军,挥师北上,收复失地。”

  大臣们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究竟该如何选择?

  赵桓仍是犹豫不决。

  一连数日,宋国的一众大臣们都开会到深夜。

  可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主张。

  几日后。

  夜里二更时分,斥堠马纲又回来报告说:“贼马的确已渡河。”

  对此,宋国的大臣们还是不全相信。

  赵桓于是再遣使臣刘嗣率领三百骑兵从封邱门出城,往远处侦探。

  第二天一早,刘嗣驰马回来报告说:“我军刚到陈桥,便遭到金人掩杀,受伤者有几百人。”

  至此,赵桓与宋国的一众大臣才如梦初醒:原来敌军已到达汴梁城北郊的陈桥。

  赵桓君臣,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仓皇不安!

  ……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