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债务价值,货币本位_长生可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兑现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信用,债务本身就拥有了价值。”

  居然是这样!

  王源之如同醍醐灌顶,他一下子全明白了,他甚至想到了货币的本质,想到了当初的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失败,历史的总结永远是没有准备金超发了货币。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大明拥有海陆霸权,控制世界贸易,再多的货币都能消化,国内承受不了的,完全可以通过舰队转移到海外去。

  大明宝钞逐渐消失的根本原因是……缓慢通胀。

  当朝廷拥有货币发行权的时候,可以不断印刷货币产生通货膨胀,以此来造成财富的缩水,越富有的人财富缩水越大,而只要通货膨胀是缓慢温和的,对于经济是完全有促进作用,民众是可以感受到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而富豪的财富则会越来越少,贫富差距会逐渐缩小。

  因为社会的财富总量在变大,财富在被稀释。

  所以当初的利益阶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从洪武年间开始,朝廷收税开始明里暗里的不收宝钞,这一下子就给宝钞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这等于是在官方层面放弃给货币做信用背书。

  然后再通过假币等手段的肆虐,放松监管,如此一来,要不了几年,宝钞就会急剧贬值,到最后被放弃,改用金银和铜钱。

  当货币变成金银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很简单。

  只要把金银埋起来,市面上的金银越来越少,就会越来越值钱,因为金银的产量有限,不能像宝钞一样无限印刷。

  随着通货紧缩,那些富豪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这一点。

  会在一条鞭法执行后尤为明显,当朝廷以银子来收税的时候,百姓的命脉就完全被掌控了,铜钱和银子的兑换比例会一路飙升,物价也会越来越低……

  当交不起税,就只能借贷。

  债务不断滋生利息,而物价又被压低……

  南方商贸繁荣还好,北方就彻底完蛋了。

  那会是真正的民不聊生。

  王源之当然不知道嘉靖十年即将执行的一条鞭法,他只是悟到了货币的本质和宝钞的兴衰,对过往的事件有了更加系统的解释。

  张执象则真的想到了宝钞和一条鞭法。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条鞭法是有利于富人的,但因为桂萼也好,张居正也好,他们还要丈量土地,那就万万不行了,于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张居正人死政消,改革当中有利于民,有利于国的,全部都取消了。

  唯独一条鞭法用银子收税,将国家货币改为银本位这条,被继承了下来。

  然后,大明就亡的更快了……

  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穷死的,朝廷穷死了,百姓穷死了,谁富了呢?很难说清哦。反正后世资本那一套,都是大明玩剩下的。

  所以,大明是决计不能倒退回银本位的。

  想要解决大明的经济问题,必须发行货币,这一次的国债,只是一次试水,至于被他们学会了借机敛财怎么办?

  张执象倒是期待他们试一试。

  毕竟信用这种东西,建立很难,损毁却很容易,南京朝廷在民间没有信用,那是再好不过,北边京师虽然要接手烂摊子,但只要能处理好,就能够制定货币规则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张执象相信他给杨廷和的那句话,会让他坐不住……

  (PS:洪武年间每年发行的宝钞大概是五百万贯,而北宋每年铸的铜钱就有六百万贯,正常情况是绝不会恶性通胀的。另外,洪武年间每年铸的铜钱不到十万贯,宣德年间总共才铸造了十万贯铜钱,此后五十年没铸过一枚铜钱,以后也没有哪年铸钱超过十万贯过。)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