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6、南北差异,均田免赋_长生可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有这方面的调查数据。”

  “士绅豪商暂且不论,那些地方宗族抱团取暖,对抗外来土地兼并必须要有内部的足够公平,所以他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均田免赋。”

  “均田,是家族内部的共同劳作,以有限的劳动力来处理宗族的耕地,然后纠集剩余劳动力以村落宗族的形式进行百业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

  “因而他们内部的粮食,是根据人口来配置的,然后根据不同的贡献,来分红得银钱。”

  “江南与北方不同。”

  “基于大明的海外贸易,北方只有农产品和矿石等原材料可以卖钱,而南方则是各种手工业、工业商品,一块红砖,一口铁锅,都是海外极其看重的产品了。”

  “他们只要生产,基本就能卖钱。”

  “两者的社会形式已经不同了。”

  “因而江南的地方宗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成了均田,实现了全族人的共同富裕,有了财富结余,宗族才能办学校,让孩子们都上学,因而江南的文教与北方是两个水平。”

  “这也导致了江南的士大夫,远多于其他地区,大明的内阁首辅,有一半以上都出自江南。”

  “基于这份权势。”

  “上有朝堂重臣配合,每年交税的户数又越来越少,许多地方宗族已经实质性的实现了免赋,田赋徭役,朝廷都没有以正规渠道征收了。”

  “他们只需要与地方官府商量着来就行,因为宗族够大,实力够强,也就有了议价权。”

  “所以。”

  “在南方,宗族实力够强的地区,百姓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好了。”

  “我们要搞的变法,对他们来说其实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那些。”

  这些情况,嘉靖是不知晓的,他虽然有厂卫,但厂卫本身是情报机构,而非信息机构,很少做这种基础性的数据调查,反而是王家的天问一直以来都在侧重这方面。

  虽然第一次听说,但嘉靖很快就掌握了要点。

  “这些地方宗族,才是江南的压舱石,他们既维持了江南的稳定,又是当前制度局势下的受益者,他们其实是最坚定的支持南京的那批人。”

  “没错。”

  张执象点头肯定,那些失去土地的佃户,并不会对老爷们有多少忠心,而这些实际上已经生活在个公平环境中的百姓,是不愿意这种美好的平衡被打破的。

  “看来江南不会出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景了。”

  嘉靖有些感慨。

  “倒也不是,他们毕竟是分散的,而且我们要做的就是他们拥有的,顶多是换个名头而已,他们对我们的抵抗主要是因为信任问题。”

  “千百年的积累,相比于官府和宗族,百姓们自然信自己的宗族。”

  “所以他们才会激烈抵抗,因为他们不信任,害怕这只是谎言,所以会拼命守护他们拥有的这一切。”

  “可我们只要在北方做好了,让南北交流更频繁一些。”

  “他们自然就知道,是没有必要反对陛下的。”

  “嘉靖倭乱,以倭寇的名义,朝廷与南京的战争,其实并非真正的战场,陛下要一统江山,真正的战场在于北边的变法。”

  “以乡村为基础的变法。”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