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五章 引蛇出洞 上_外星代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理这方面的人员交流,彼此间互不干扰。”

  秦泰然这倒是折中了一下,既没有让军方人员在基地没有立足之地,又把他们同研发分开,虽然这样做对于双方私下接触有些不好管理,但是这正是秦泰然给中情局潜伏者留下的陷阱,看看究竟有什么人会跳出来仔细打听这个项目的详细情报。

  在基地的研发人员当中,秦泰然准备放进去不少情报人员,布下天罗地网,有杜克的全面配合,秦泰然要给项目掺沙子实在太容易了。

  杜克对于秦泰然的建议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DSM研发基地中J-7无人机项目研发资源投入陡然再度增加,秦泰然从空军那边再次协调了2架后期型号的J-7来作为未来陆航团的原型机,132厂的工程师则在总装要求下增加了2倍人手,加上秦泰然从兵工系统调集的火控研究人员,J-7无人机改造项目变成了海军型和陆航型两个子项目同时进行。

  每天都有试飞活动来验证和改善操控系统、机械系统,第一架原型机这么修修改改后已经逐渐臻于完善,第二架和第三架原型机在一个多月后也基本完成改造,只有秦泰然新协调过来的2架J-7后期型号飞机,由于改造升级的目的有所变化,在进展上比较缓慢。

  因为研发人员需要同陆军方面反复讨论研究怎么样才能争取获得最好的对地攻击能力,同时尽量少的减少改造成本,陆军是经费比较拮据的兵种,虽然上头划定了大致的预算和装备数量,但是各大军区的集团军一级将领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是非常振奋,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将大改进的J-7最终可以转换成为陆军的空中战力。

  由于他们面对的战场是敌我交着复杂的战场,因此要求基本上作战方面是要通过地面操控人员来执行,对于完全无人化智能作战要求要被海军方面低得多,而对于操控性和火力则要求更高,加上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这么高,自然会让研发人员很是难办,偏偏他们也是很有耐心地找董锋来阐述自己的苦衷和理由,这种祥林嫂式的诉苦最后是让董锋见到陆军的联络人员就很头疼。

  但是作用也很明显,DSM研发人员还是站在最大化利用原来的设备基础上,除了增加无人操控系统外,尽量使用J-7上面的原来火控系统,修改软件方面来提升这种老式火控系统的能力,虽然这会让改进后的新J-7火控系统智能化操作远低于海军型,但是考虑到这些本来就是依靠地面人员操作引导为主,等于是用人脑来替代原来的电脑,可以节约下不少费用。

  比如上百万的敌我自动识别系统就可以减掉,依靠前线无人侦察机和地面观察人员、前线坦克等获取敌方情报来引导攻击目标。

  所以新方案设计定型后,改造费用比起之前的海军型版本足足低百分之二十以上。也就是说,在同样的经费下,如果采用之前的方案只能够改造750架,现在的方案就能够改造900架以上,按照现在编制每个特种陆航营30架飞机来配备,等于凭空又可以多出5个特种陆航营来。

  这可不是小数字,要知道按照现有的J-7G这种后期J-7机型的火力来说,拆除多余设施稍微改进一下就可以携带2吨多弹药,这要是放在500公里作战范围内,一个特种陆航营对付类似T-72这种基本没有多少防空能力的第三代坦克来说,足足可以对付几百辆。

  所以陆军方面有近乎严苛的成本要求也就是可以理解了。

  这么一折腾,DSM和来自132厂的研发工程人员绞尽脑汁做出的这种新方案,总算让陆军方面满意了。

  而同时,秦泰然的引蛇出洞计划也初见成效,从来访的军官中,秦泰然手下的特工已经锁定了几名可疑对象,这是几名来自海军和陆军的校级军官,秦泰然手下安排在研发人员中的特工人员发现他们对于J-7无人机研发超乎寻常的热情,喜欢找研发人员套近乎。

  (足量章节,求自动订阅和月票!)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