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六章 儒家思想的真正精髓_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南泉城,秦朗这具身子并非第一次来。但秦朗本人却又真的的的确确第一次到泉城,第一次见到天下闻名的趵突泉,第一次见到大明湖。

  这句话似很难理解,却又很好理解。

  就是说原版的秦朗是来过泉城的,而穿越版的秦朗是没有来过泉城的,包括他上辈子时候。

  就是这大明湖畔没有夏雨荷的。

  泉城当地残存的士绅之流奉上的妙龄女子,被他很直接的拒绝了。

  没必要。

  秦朗他现在用不着去跟这种成分的女子搭上关系。

  他又不是卖身的?

  只多在把孔家给搞定之后,纳一个孔氏女进后宅,就足可以“安抚”人心了。

  ——至少能让人感觉的到秦朗针对的只是一孔氏,而不是要对整个儒家赶尽杀绝。

  两千年的流传,儒家早已经成为了华夏文明的载体,也早就将兵家、墨家、发家、纵横家等等学派吸纳归结于一身。

  或者说是那些个学派中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摇身一变披上了儒家的外衣。

  但是两千年的时光流逝,那儒家的外衣早就变成了他们真正的外衣,彼此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里分得清楚啊。

  谁敢说徐霞客不是儒家门徒,人家也是考过科举的,只是没考中而已。

  还有戚继光不是儒将吗?

  人家可是标准的家贫好读书,经史通大义。

  还有徐光启、宋应星这两位,谁敢说人家不是儒家学子?

  也就徐光启早死了,宋应星则远在广州当知府,不然秦朗早就三顾茅庐了。

  所以,秦朗要改变官职革新科举,却从没说要一棍子把儒学打死。

  儒学、儒家和儒教,这三个概念可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哪个需要改革,哪个需要大换血,哪个需要摒弃,心里必须有谱才行。

  穿越明末也好几年时间了,秦朗历经了许多事,思想上早就不是穿越之初时候了。

  这几年里他既做着自己的事情,也在研究或者说是接受者明末时期的影响。

  如今的理学,如今的世道,如今的权势,给他了一种全新的看待问题的思维角度。

  穿越之初时他对儒家的感观就不去说了,只说现在。秦朗他就有种感觉——儒家思想的真正精髓不在于其治国方面的理论学说,而在于它的整体社会伦理思想。

  那是一种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举止想法以一种最通俗最广泛的‘语言’——社会道德意识——规范起来,就是去控制人的思想。

  比如三纲五常,比如天地君师亲……

  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成为一种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所以农民会‘天生’的对地主点头哈腰,小老百姓会天生的对当官的畏惧,继而就更害怕皇权了。

  人的脑子里会‘先天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