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开战_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应天府,不可能瞬间转攻为守,等着秦朗来攻打他们啊。

  可是大胜关的地形就明摆在那儿呢。

  除沿江不足十里宽幅的平地外,再往内里延伸,虽然也是能通过的地方,却已是山地。

  秦朗军早就扎好了一个个小寨。

  清军想要无声无息的绕过去几乎不可能。

  而这还是明面上的布置,暗地里有雷达在手的秦朗,早就把清军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

  阿济格想要搞绕道偷袭包抄的把戏那是痴心妄想。

  所以,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霸江南的时候,为什么位居上游的陈友谅屡屡动兵都是以水军为主要战力?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条长江横贯东西,这就决定了江南之战水上第一。

  你没有在江面上取得绝对的优势,陆军兵锋再胜,那也是无根之源,难以持久。

  尤其是你还没有把长江北岸之地彻底被收入囊中的情况下,就如当年的陈友谅,那就更依赖于水面力量了。

  否则光是一个运输线被切断,那就是祸及全军存亡的大患。

  阿济格敢长驱直入的直冲金陵而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张应祥的水师在铜陵大败黄郑,要不然清军不拿下铜陵,不拿下芜湖,他们怎么敢继续东进?

  不过局势发展到现在,张应祥带领的左军水师就又恢复到了此前的状态——如铜陵时候那般,我不求克敌,只求不被敌克就好。

  只要能堵住长江,不被明军的水师战船杀透杀穿,不让明军的水师杀到清军背后去,这就是最大的功劳。

  因为前面的地形太过不利于进攻了。

  江心岛明军水师营寨,在岛屿两侧都布置了大量火炮——整个长江水道被江心岛一份为二股,临近南岸的水道极为狭窄,水面都不过两里宽,而北侧水道纵然宽阔,也不过四五里。

  让以巡江哨船和漕船、货船为主力的左军水师去硬冲这样的防线,然后再与以逸待劳的明军水师作战,别说是张应祥了,那领兵的就是咒语周公瑾,阿济格也不看好。

  所以,张应祥现在的任务就一下子恢复到了原态。

  然后阿济格把更大的期望放在了陆地厮杀,只要他能一战大败对面的秦朗,击败明军的主力,那金陵还不就手到擒来?

  ……

  三山矶外,清军前锋驻地。

  一面李字大旗迎风飘扬,主将李国英脸色阴沉的打望着前方不远的明军营垒。

  真的是找不出什么破绽。

  人家虽然并不比自己提前赶到了多少天,但是,土墙、栅栏、壕沟、拒马,还有战棚和炮位,且一应俱全,更别说山顶上的瞭望哨了。

  三山矶是不怎么高,可在沿江平地,人家的瞭望兵却能俯瞰清军的一举一动。

  这种情况下,他部的局面当然不利了。

  而且李国英还整日的提心吊胆,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阿济格一声令下,他和手下的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