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一章 战前的平静---最后的准备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看到参谋长还是不服气的样子,张可大笑着说道。

  打高丽不是朱舜一时兴起,而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第一,就是给海军练练手,第二,朱舜看中哪里的人口了。

  按理说现在明朝不缺人,毕竟两亿多人口,在那放着呢,就算现在真正能控制的就北方几个省份,人口也接近一个亿了,但是接下来的大发展这些人口在朱舜眼里连毛毛雨都算不上,毕竟现在还不是机械化时代,许多工程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比如铁路。

  在早期修建铁路的时候,全靠人命去填,这一点看看对面那个喝血的国家就知道了,当初他们的铁路就是华夏人用累累白骨铸就的!

  前文已经说过,朱舜不建议执行死刑就是因为华夏人死一个他都心疼,所以用人命去填的工程还是交给异族人比较好,比如高丽,比如倭国,再比如西夷人!

  这几年朱舜一直没有向外扩张的意图,原因就在于这里,没有适合异族人的工程,占领那些地方不仅要靠耗费大量的军费还要养活那么多的嘴,不划算,不像现在万事俱备,只等着那些廉价的劳动力就位了。

  都说战争就是在劳民伤财,但是在朱舜看来这些都是狗屁,看看最近的局势,要是真的劳民伤财,对岸那个喝血的国家会支持战争?

  现在朱舜就要给大明的文人雅士上一课,国家也能越打越富!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个多月天津各地就是围绕着后勤物资运行,这一次,为了不让战争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在朱舜去河南前就对天启说过。

  “这一次的作战物资能在民间采购,就在民间采购,运输普通的物资尽量雇佣老百姓,坚决不征徭役。”

  当时天启皇帝还很疑惑,这样做不是增加朝廷财政负担吗?

  朱舜就给他讲了一遍战争经济学,也不知天启皇帝听懂没有,不过朱舜的最后一句话,他记住了。

  “金银放在那里就是一种金属,连铁疙瘩都比不了,还占地方,只有让它们流通起来才能产生经济价值。这一次你去一趟山西抄了那么多家,金银已经快堆积成山了,放在哪里也不会下崽,还不如让它们在社会上流通起来,给你挣更多的钱。”

  出于对朱舜的信任或者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天启皇帝听从了朱舜的建议,这一次大战前的准备,他没有征徭役,没有加税,而是朝廷出资,在民间收购各种物资,雇佣老百姓来运输,还别说,一个月,仅仅一个月,他就得到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结果。

  “皇上,这是这一个月来北直隶,天津等地的税收。”

  商部尚书毕自严拿着一张薄薄的报表找到了天启皇帝。

  “我看看,对了把去年的也给我,我也好做个比较。”

  天启皇帝已经做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