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吏治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骂他才怪。

  “真的假的?还有你小子还没黄养正的儿子大吧?”

  袁可立一脸不信的看着朱舜,最后还笑着提醒一句朱舜的岁数。

  “嘿嘿,我和黄老可是忘年交,按辈分来算,黄养正还得叫我一声叔呢。”

  朱舜得意的看着袁可立,这让袁可立有些忍俊不禁。

  “咱们查抄了那么多的大盐商,您老也看到了他们积累的财富,现在的盐啊,简直可以和钱划等号了。您说真不真?”

  想起这一段时间清理贩卖食盐的,袁可立点了点头,那家里简直是金山银山,能不赚钱?

  主要是朱舜在山东和辽东投入太大了,经过几次战争的缴获全投进去了不说,还从天津抽调全部的资金都投到了这两个地方,就那资金还是有些不够。

  “我哥也真是的,把大明人民钱庄的钱都弄走了,要不然我也不用这么头疼,算了,一步一步来吧,现在摊子大了,要慢慢来。”

  是的,别看去年天津有几千万元,但是刚过年没多久就被朱舜给折腾干了,也是够人才了,他不仅把天津去年的税收和一些工厂的收益折腾完了,还把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一千多万薪火币折腾差不多了,可以说现在朱舜的兜比脸还干净,也真没谁了。

  朱舜铺开的摊子越来越大,造成的后果就是花钱越来越厉害,包括薪火币。

  不过能花就能赚,有天津的工厂支撑着,朱舜现在还真不怕没钱。

  听见朱舜小声的抱怨,袁可立嘴角抽抽,不过没有说什么,谁让皇帝是他老哥呢?

  “袁老,还得辛苦你一趟,到下面去看看,别让有些人把咱们投入到地方上的钱贪墨了,这一块要盯紧。把督察院的人带着,遇见一起处理一起,绝对不能手软。”

  这两年来,朱舜对于基层接触较多,所以对大明朝当前的情况可以说了解的非常深。

  吏治,这是千年不变的话题,自从有文字记录以来人类就存在这个问题,纵观华夏几千年的朝代更迭,吏治的问题是一直绕不开的。

  宋朝的岳飞曾经说过:文人不爱钱,武将不惜死,那么大宋兴矣。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对于官吏的治理是非常严格的,剥皮充草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开来的。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天启时代可以说大明的官吏贪污腐败非常严重,有句老话说的好,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绝对的圣人更没有绝对的烂人,人都是有欲望的所以对于官吏的治理问题,朱舜一直就有自己的思考,在大方向上不影响国家利益,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伟人曾经说过,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对于吏治问题朱舜有自己的看法。

  以前成立的部门现在看来有些不合理,主要是老百姓们不认可,毕竟几千年的传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