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八节 买卖(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真是这样,还不如把搬不走的东西卖给四川商人;而官员们对士兵的盗窃行为也假装看不见。现在重庆日子过得这么艰苦,还要一天到晚打磨翡翠,不让士兵们吃得好点、喝两口小酒,要是炸营了怎么办?如果卖翡翠能多换点钱,将领们甚至会主动给士兵们加餐,好让他们更加卖力地去处理那种缅甸来的坚硬石头。

  今天这个川西客商除了各种奢侈品外,还带来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新产品。

  “这叫肥皂,是用来去除油腻的。”川商拿出一块方方正正的浅黄色东西给王明德等人过目,还请他们取来水和油脂当场做试验。

  “这东西还真好用。”试验结束后,高明瞻他们都得出了这个结论。那些粘在手上、布料上的污泥、油垢很难用清水洗干净,而用这个砖块涂抹几下,再搓一搓,就很容易地洗掉了。

  “这是成都一家新开张的炼丹商行的货物。”四川商人笑着说道。新品种的价格当然会贵一点。为了加强说服力,四川商人还告诉王明德他们,帝**队刚刚发下了订单,向这家炼丹商行采购大量的肥皂,以后这种货物会成为帝**队的军用必需品。

  肥皂的专利权不属于生产它的商行,有一个与这个商行同名的研究ghk会,专利权由这个研究ghk会与另外一个炼丹研究ghk会分享。那个炼丹研究ghk会也有一家同名的炼丹商行。

  一开始看到这两家炼丹研究ghk会的地址时,这个川西商人的第一反应是遇上骗子了,因为炼丹研究ghk会的地址居然只有亭号而没有具体的门牌――要知道现在成都所有的地址都是规范化的,一个光明正大的商会如果在市内,肯定是某某路某某号;如果在郊外,地址也会是成都府某某亭某某号。但是分享肥皂专利的两个炼丹研究ghk会都是成都府五十一亭,由亭长转交而没有具体的门牌号。

  不过认真一打听,还真不是子虚乌有的商行,而是五十一亭的特殊规定。据说整个五十一亭都在军方的控制下,从亭长到亭士都是帝**队的现役人员,入内信件一律不标门牌号,而是由军方警备人员根据单位名称转递――再考虑到帝**队都订购他们的产品,商人的怀疑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个规定引发了商人的好奇心,他曾想亲眼去看看这个神秘发明人,顺便讨一杯茶水喝。但他沿着五十亭走下去,见到的就是五十二亭了,中间没有任何空地,也找不到理应在这个位置上的五十一亭。既然如此,记住这个单位的名称就很重要,如果产品有质量和供应问题,也好向对方抗议或是索赔。

  “杜邦炼丹研究ghk会。”川西商人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他估计这是研究ghk会的东家的名字,不过为什么不叫杜氏炼丹研究ghk会呢?那不是更符合传统习惯吗?生产肥皂的杜邦炼丹行倒是在春熙路上有一个带门牌号的地址。如果有产品纠纷的话,商人可以先试着与炼丹行交涉,如果解决不了才会考虑去找那个五十一亭。实际上五十一亭的具体位置哪个商人都找不到,去成都知府衙门询问时,官员们只是重复告诉他们,写信只要写五十一亭收,并标明行会的名称就可以了。

  至于杜邦炼丹研究ghk会那个伙伴的名称,这个川西商人觉得完全是在拍邓提督的马屁――不是常常听邓提督说什么法律最大,法律是治理四川的根本嘛,所以那个商行的老板才会凑趣地起了一个怪里怪气的名字,那个名字同样被这个商人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法本炼丹研究ghk会。”(未完待续)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