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节 城前(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吞并或是有意牺牲,形势不好的时候就会各自逃生,所以我军才有保宁之胜。而这帮夔东贼……”李国英伸手指向城前:“他们都是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生死之交,真把党守素打垮了,刘体纯会发疯一样冲上来救他的;而打垮了刘体纯,袁宗第就是拼了老命也要保护他兄弟脱险的。”

  李国英又摇了摇头:“对付夔东军要用另外一套办法,本官会不停地杀伤他们。看到党守素苦战不已,刘体纯就会上来帮忙;看到刘体纯伤亡惨重,袁宗第就会上来拼命;当李来亨看到他袁大伯、刘叔叔的人在城下血流成河时,他会坐壁上观吗?不管他们心里有多苦,都不会在把血流干以前先退下去的。”

  “总督大人明见,”高明瞻由衷地赞道:“原来总督大人早有定策,就等贼人来自投罗网了。”

  李国英没有再说什么,他心里完全没有嘴上说的这么有把握。夔东军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还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和水面优势;而重庆守军积怨颇深,士兵的战斗经验无法与对面相比,装备方面也被敌军比下去了。如果对方军令统一,李国英觉得此战的胜算不足一成,也就是比必败无疑的主动退兵强一点。

  就算李来亨的权威有问题,但明军只要不败就是赢了,而清军需要把明军打跑才能得救,李国英嘴上说得轻松,但他知道明军的胜算其实要高很多。

  默默地在川陕总督身边站了一会儿,高明瞻突然小声地问道:“总督大人,那个邓名呢?”

  越是回味李国英对刘文秀和李来亨的分析,高明瞻就越是心悦诚服。他在李国英身边多年,常常听到川陕总督对敌人将领做出这种一针见血的分析。但邓名却是个例外,李国英很少对邓名做出评论。以前或许还可以说是对此人不

  太了解,所以无法揣测;但随着邓名名震天下,他的事迹家喻户晓,李国英对川西的关心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可打了这么多场仗,收集了这么久的资料,李国英对邓名的评价反倒变得更少了――在邓明击败谭弘、谭诣后,李国英根据掌握的少量情报,曾经对邓名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推测和分析,但这一年来却是连只言片语都没有。

  高明瞻的问题让李国英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依旧看着城前的战斗,但明显开始走神,思绪离开了他所在的重庆。

  半响之后,李国英轻轻反问道:“以你所见,川军和夔东军相比,孰优孰劣?”

  “啊?”高明瞻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能比么?”

  即使是川军的辅兵,也是神采奕奕,行军时队伍齐整,如果披上盔甲绝对是一流的精锐战兵。而川军的披甲兵,别的不说,军阵的齐整程度就是李国英手下的精锐也望尘莫及。凡是见识过川军墙骑兵气势的重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