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四节 议和(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派几个得力的人过去见他们,告诉他们你我之间的协议。”如果让清军将领们知道可以毫无伤地走人,那么邓名觉得他们本来就不高的斗志就会进一步下降。

  王嘉欣走后,邓名认真询问了一批战俘,在战后的会议上向大家通报:重庆暂时还可以指望得到三千汉八旗的保护,而且还有两千甘陕绿营可以协助,明军全力去追或许可以抢在他们头里赶到重庆,但明军根本无法立刻出――胜利者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安置俘虏。

  而在此地和万县之间,则有川陕总督李国英亲自统帅的七、八万人马,其中披甲至少过一万五千,粮食大概还能坚持半个月,而且不太可能在万县得到补充――对于袁宗第的屯田情况,邓名可是心里有数。

  此时邓名还不清楚李国英已经损失了四千披甲,所以他估计清军的披甲数目过自己,但与成都和万县的联军实力相当。敌人虽然危险,但是一旦将其击败就可能意味着彻底打破重庆的僵局,完全摧毁川陕总督的战斗意志,甚至和他达成默契。在获悉李国英位于自己和袁宗第之间并且军粮不多时,邓名全部的注意力就都转到了东线,他派出更多的使者去联络万县,并且又一次为自己与王欣诚达成的协议赶到庆幸。虽然还没有开始交战,但明军已经隐隐占据了准备工作上的上风。

  在通报过大概的战略形势后,邓名在会议后把吴越望单独留下,见到这位临时负责火铳队的军官后,邓名就责备道:“为什么不让火铳兵在开枪后立刻退下来?”

  在完成一次射击后,所有的明军火铳兵都知道他们没有再装填射击第二次的机会,结果明军火铳手都扔下了手中的火枪,拔出贴身的长匕准备肉搏。

  对火铳兵这样的反应,吴越望也是很不满的,以前火铳兵都是在最远距离上射击,早在敌人冲过来之前就躲到了阵地后,如果射击后敌人已经到了眼前,那就说明阵地已经被冲垮,失去掩护的火铳手除了拔匕外就是投降乞求活命;不过川军今天的战术明显和以前不同,甚至和战前的战术安排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吴越望也觉得火铳兵都是多此一举,他们应该在射击后抱着火枪跑回阵地后才对。

  但在邓名面前,吴越望则没有说出自己的不满,而是大声地为火铳兵辩护:“我记得提督把这些火铳手视为步兵而不是炮兵或者抛石兵,一直对我们这么说,也要求我们同样讲其视为步兵。”

  “不错,这有什么问题吗?”邓名点点头,反问道。

  “如果没有肉搏的勇气,那还叫什么步兵,如果火铳兵永远到避免肉搏,躲在其他甲士后面,那不管提督怎么看,他们都是炮兵而不是步兵。”吴越望又提到了邓名说过的刺刀:“我认为帝提督说的那个刺刀比他们现在用的长匕强,装上刺刀他们就相当于矛兵,而这种矛兵还能在接敌前打上一枪,只要足够近绝对能打死一个。”今天近距离的射击给所有的明军军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明军中对火铳有了相当统一的认识,那就是一定要在最近的距离上使用:“打死敌人最前排的军官、亲兵后冲锋,这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强力矛兵。”

  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伐清最新首发就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