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节 波澜(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些天孙廷铨风斗也太劲,拿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架势舌战满汉百官,一口咬定顺治就该仿刘邦例为“高皇帝”,这固然为孙廷铨赢得了“忠臣”之名,但也招来了不少嫉恨。同僚们既羡慕孙廷铨获得的殊荣,又自问没法和孙廷铨一样不要脸,所以纷纷在背后骂他是“无耻小人”。

  现在好了,大家不用在背后骂了,而是可以光明正大地指称孙廷铨怎么看怎么像那个大内奸,而他随后的寡廉鲜耻行为只是为了掩盖他自己的罪行。

  备受攻击的孙廷铨只好一死以示清白,几天前他就跑到城墙上,表示要投河自尽,在他满面悲哀地把遗表朗诵完毕后,早就闻询赶来的步兵衙门的官兵一拥而上,把孙大学士从城墙边抱了下来。不顾孙大学士“不要拉我!”、“让我死了吧!”的狂呼,硬是把孙廷铨从城墙边一路拖回了皇宫。太皇太后好言抚慰了一番,打消了孙大学士的死志。

  皇太后的表态让官员安静了大概两天,这期间越来越多的内部消息被披露出来:什么蒙古人投降了邓名以后,转身就攻打皇营;还有明军对先皇的行踪、布置都了如指掌,整个突袭不到四个时辰就宣告得手――禁卫军俘虏的描述让北京官场变得更加混乱,见太皇太后暂时顾不上保护孙廷铨后,嫉妒他拥立之功的汉人臣子们就再次对他发起攻击,甚至有谣传说孙廷铨的儿孙还有几个在明军那边匿名效力。

  孙大学士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跑去城墙上投河。太皇太后当然不能让有拥立之功、历任三部尚书、顺治二年就投奔清廷的汉人大学士就这样挂掉。因此这次跑去城墙上听孙廷铨朗诵遗表的是御前侍卫。孙大学士声情并茂地读完,然后把它压在一块青砖下,接着还痛哭着向皇宫方向三跪九叩,这才起身踏上城垛。周围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御前侍卫们大呼小叫着扑过去,把孙大学士和他的遗表一起又带回了皇宫。

  至此以后,汉人臣子就明白太皇太后确实要死保孙廷铨,再也没有人继续攻击他。

  可昨天御前会议上又一次爆发了大事件。安亲王岳乐和康亲王杰书并肩上朝质疑中枢的可靠程度。这两位亲王和其他王公一样都被保皇派认为是不安定分子,所以没有让他们参与议论皇帝和年号的会议。但“邓名早就知道康熙年号”这件事爆发后,亲王们反倒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位,对保皇派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本来刚刚确定辅政大臣执政模式时,索尼还欲擒故纵,带着鳌拜等人一家家亲王拜访过来,口称这个做法违反了八王议政的前例,他们这些奴才不敢僭越,所以来恭请亲王们出来主持。

  不过没有一个亲王敢接这个话茬,他们知道谁敢在这个时候说一个“不”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