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七章人才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瓮中之鳖。

  但很遗憾,历史上的这场大战,最后结果,是晋军惨败。

  毕竟,慕容垂是南北朝时期第一名将的“热门候选”,刘牢之虽然是北府兵大将,真打不过慕容垂。

  这一场仗,已经作为战例之一,选编入军校的教材。

  而军中将士在学唱《慕容垂》这鼓角横吹曲时,军司们(监军,兼文化教育)会大概讲解时代背景下,晋、燕两军交战的过程。

  最关键的战斗,是典型的“以退为进”:

  慕容垂率兵离开新兴城北上,刘牢之率军追击,燕军很快“溃败”,辎重丢得到处都是,于是引发晋军将士的哄抢,阵型大乱。

  慕容垂随即挥师反扑,晋军溃败,刘牢之仅以身免。

  楚军之中,每当军司、军士教兵卒们唱歌时(大多是鼓角横吹曲,毕竟流传广),都会向兵卒们讲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诸如《慕容垂》这类历史背景鲜明的歌,还会讲解相关的战例。

  以此让兵卒们明白,作战时,己方追击溃散敌军之际,一旦哄抢对方散落的辎重、布帛、金银财宝,会有什么后果。

  与此同时,在训练间隙,军司、军士们会根据军校的教材,挑选一些经典战例,向兵卒们讲解。

  目的就是让兵卒们明白一些“常见兵法”,诸如诈败诱敌、围三缺一、金蝉脱壳、声东击西等等。

  从整体上,提升兵卒的战术水准,哪怕提升的只是一点点,这也是巨大的进步。

  如此练兵,明显区别于之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

  这就是李笠的建军原则:专业的团队,各个成员必须具备专业素养,以及应有的待遇保障。

  所以只有他的军队,才会绝不拖欠军饷、犒赏,才会对兵卒进行文化教育,在训练间隙,开设文化课,让兵卒们学识字,学算数,学一些常识。

  并且以故事会的方式,组织兵卒们听“先生”进行战术、战役讲解。

  只有他的军队,明令禁止用侮辱性的手段来“执行军法”;只有他的军队,是用军士管兵,军司管军法,避免兵卒沦为将领的奴隶。

  军营生活丰富多彩,有故事会,有唱歌会,还有各类比赛,至少每个兵卒,都会被当做“人”来对待。

  这些兵,都会具备过硬的军事技能,具备基本的战术思维,装备精良,待遇有保障。

  不是南朝传统军队——羸兵构成的鱼腩军队。

  他的军队,无论从训练强度、武备、作战方式以及组织结构上,愈发有别于旧时代的各国军队,所以打胜仗的概率大,没什么奇怪的。

  薛月嫦入内,见李笠坐着,手里拿着一本书做扇,不停地扇,赶紧拿起一个团扇,坐到李笠身边扇风:“怎么不唤妾来扇风呢?”

  “啊,听唱歌听入神,忘了。”李笠笑起来,将手中的书放到案上。

  薛月嫦瞥见书案上堆积起来的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