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归家_功盖三分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使荆州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刘荆州允诺,可以支援刘皇叔二十万石粮草。

  只可惜,刘表却没有支援兵马的打算。

  毕竟,荆州富硕,二十万石粮草只是九牛一毛;但兵马却是刘表的根基,他自然不可能将嫡系兵马支援出去,而蔡瑁和黄祖等人,也肯定不会前去汉中支援的。

  于是,刘荆州便许可,刘皇叔可以在荆襄招募兵卒,招募流民,以及购买粮草等事。

  反正,这些年涌入荆襄的流民甚多,分流一些给刘皇叔,也算是减轻了荆州的人口压力。

  出使任务完成后,诸葛亮却还在襄阳城滞留了几天,主要就是为了招揽李严。

  好在,李严果然有上进心,被说动之后,表示不日就会带着家眷前往上庸。顺便,李严还打算说服一些在荆襄一直不得志的人才,与之一起投奔刘皇叔。

  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说动了李严之后,诸葛亮在荆襄的事情算是了结。

  至于还蹉跎于江夏的甘宁,以及在长沙守城门的魏延?

  如今他诸葛军师事务繁忙,总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跑过去游说吧?

  就是李严,还是因为他正在襄阳,诸葛亮才亲自施展三寸不烂之舌的呢!

  将招募流民,招募士卒,以及接收和购买粮草的工作,一股脑儿都丢给了糜竺,诸葛亮一身清爽了回了隆中。反正,糜竺需要长期留在襄阳,这些事情一并交给糜竺,也算是人尽其才。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诸葛亮不是大禹,也做不到三过家门而不入。

  何况他结婚还不到一年,正是年青小夫妻你侬我侬的时候。

  ……

  隆中八月是秋香。

  田野间,稻穗已经黄了大半,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开始收割了。

  卧龙岗下,诸葛家的那三十顷稻田,长势喜人,沉甸甸的谷粒压弯了稻穗。

  因为农家肥的使用,这三十顷稻田的丰收、增产已经板上钉钉。至于最终能够增产多少,却还要等秋收之后,过完称才能知晓。

  不过,据佃户中种了几十年田的老农估计,今年诸葛家的稻子增长五成是有保障的。

  稻穗较长的稻种,已经优选出来了,等明年开春种下优良稻种,亩产翻倍都不是问题。

  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亩产,实在让后世的农民伯伯们绝望的。

  算上沔阳、夫人的那八十倾嫁妆,今年秋收,诸葛家预计可以收获粮食七千多石。刨除应缴纳的赋税,刨除佃户们的自留粮食,等诸葛家粮食入库的时候,少说也有三千石的。

  诸葛家的仓库正空着,这三千石粮食正好可以填仓。

  是的,今年的粮食,诸葛亮并不准备售卖。

  这年头,粮食的产量太低,搞不好又会遇上灾荒之年,地主家都没有余粮的话,你让老百姓怎么活?那些依附于地主家的佃户又该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