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4章_六零重组家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捡了几张散落在和暄脚下的票证,有粮票、布票、工业票、手表票、自行车票等,“一家凑不齐这么多东西,来的10家,应该都出了。房子用安家费建的,家具、粮食肉菜等物都是咱们给添的,这是怕咱俩把家给掏空了又不好意思说,私下添补呢。”

  “补得多了。”苏梅打眼一瞅,光钱就不下一千,再加上各中难求的票证,这数额不要说添置10家的东西了,就是再有20家也够了。

  要知道这儿木料便地,家具都是大家农闲时做,除了实用,谈不上美观,搁城市没有家具票买不到,可放在这儿一个炕柜也才一两块钱,好点的大衣柜也才七八块。

  至于炕席什么的那就更便宜了,两三毛一张。

  便是在他人眼里最为难买的铁锅、菜刀,也因为苏梅提供的拖拉机模型,在搭上了机械厂的同时,跟钢厂也有联系而变得极为容易。

  “和暄,妈妈给你数数好不好?”苏梅拿出小本本给和暄记帐道,“妈妈数数有多少,给和暄记上。”

  和暄双眸一亮,她方才拿纸笔给妈妈就是这意思:“好!”

  松开手,和暄将怀里的东西往苏梅跟前推了推。

  “和暄还知道记帐啊?”赵恪看着闺女惊讶道。

  “汪爷爷记,太爷爷记。”

  汪师傅有一个帐本,记录着家中各样食材。

  顾老也有一个常用的帐本,记录着药房里的各中药材。

  小丫头经常看他们书写,这是记住了。

  “行,妈妈也给和暄专门弄个帐本。”苏梅理了下手中的钱,点了点,拿出一个空白本子,写上和暄的大名,前面留了十来张空白页,好腾和暄早前收的礼物,然后写下日期,说明原因,记下钱的数额。

  “票就不给你了,你用不上,”苏梅估算了下这些票证的价值,“妈妈拿钱买下好不好?”

  和暄眨了眨眼,不是太理解苏梅话里的意思。

  苏梅看她一眼迷茫,拿着票仔细讲了遍它们的用途和市值。

  和暄听得直打瞌睡。

  赵恪放下毛巾抱着她拍了拍,看着片刻就睡着的小丫头,笑道:“你跟她说这么多做什么?这么小一点,她懂什么。”

  “念辉五岁就知道出租车子挣钱了,念营八岁就会记帐……”

  听妻子提起小黑蛋,赵恪便想到了被他捆住手脚丢进方叔家的小瑜儿:“小梅,跟你说件事?”

  苏梅记好钱票,拿了件玉饰对着灯光照了照,边写玉饰的特点,边随意道:“什么?”

  “我想送小瑜儿参加今年的童子军考核。”

  苏梅书写的手一个用劲,戳破了纸张。

  放下笔和玉饰,苏梅不解道:“不是说让他任意发展,未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只引着他不走偏路,其他的不多加干涉吗?”

  上面三个孩子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进入了部队,虽说童子军训练没有将人困在一方天地或是某个山疙瘩里,而是全国各地的游走,让他们早早就学会了独立自主,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可这一切都不能否定,它让孩子们过早地没了童年,缺少了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对家人的信任。

  这一点在小瑾和小黑蛋身上目前还没有体现出来,可念营……

  /63/63709/

  。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