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四章 连横合纵(七)_铁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国海军此时正按部就班地执行“1905计划”,已完成的主力舰xing能也在列强之上:“北岳”的级舷侧火力不亚于装备10门305毫米主炮的英国战舰(“无畏”号与“伯勒罗丰”级每舷只有8门主炮能同时开火),胜过装备12门280毫米主炮的德国战舰(拥有6个主炮塔的“拿sāo”级每舷同样只能同时使用8门主炮),火炮威力和shè速方面强于同样装备4座双联305毫米主炮的美国南卡罗来纳级。【本站小说文学网】

  根据事后诸葛亮式的比较,“北岳”号上的北洋重工305毫米/45倍径主炮穿甲能力比英国人的维克斯markx型305毫米/45倍径炮强15%。而且shè速更快,达到了2发/分钟,而英国主炮的shè速不过发/分钟。德国追赶建造的“拿sāo级”的280毫米主炮shè速达到3发/分钟,比“无畏”号快一倍。

  相较之下,“拿sāo”级的一舷最大投弹量是吨/分钟;“无畏”号是吨/分钟;“北岳”级则是吨/分钟。

  虽然如此,“拿sāo”级口径较小的主炮显然在威力方面不如“无畏”和“北岳”,“北岳”的火力占有绝对优势。

  强大的火力,19200吨的排水量与22节的航速,使中国的“北岳”级成为当时最大最快的无畏型战舰,按照部分西方媒体的说法,是英国的“无畏”号与中国的“北岳”号携手开创了“无畏*岳”的海军新时代。

  不仅如此,与当时包裹整个舰体的全面防护方式相异,“北岳”级采用了超前思维的重点防护方式。原本像前无畏舰那样覆盖在早期无畏舰艏部和艉部的次厚度装甲被取消了,而是采取细分隔舱、加强水密措施来起到保护作用,因为根据主持设计的集团技术系干部的说法,这里属于战舰上可以放弃的“非致命部位”。而主装甲带和炮塔、炮座装甲却被明显加厚了,同时主水平装甲也被进行了适当的加强。

  这一概念的主导思想实质是为了能将战列舰设计中分配给防护的吨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其根本目的在于能使战舰上的装甲在抗打击中能更有效率。

  随着“无畏*岳”时代的到来,既然无畏舰上不再安装次口径的二级主炮甚至取消了副炮,那么传统装甲防护体系中厚度只能用以抵御较小口径火炮攻击、却无法抵御主炮打击的次厚的装甲就显得毫无价值了。既然无法有效抵御大口径主炮的shè击,而其所防护的艏艉部位在海战中的损伤又并不致命,那还不如干脆将其取消而将宝贵的吨位分配给那些真正重要且致命的部位――主装甲带、炮塔炮座、司令塔。

  在另一时空历史上,这种英文名称为a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