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人肉》拷问谁?(上)_香江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胖子说完,轮到曾叔谈海外发行的事,这个有点棘手。

  “欧洲方面的发行谈完了,德国是21%,法国是20。2%,……预计能拿到一千来万美元的分成。”

  孙子明停了下筷子,嗯,这就是宣传、营销的威力了。凭心而论《红高粱》的艺术水平比《人肉叉烧包》高,可就因为搞出柏林那么一出炒作,发行商就会卖账。

  “分成比例没办法提高,欧洲的税率太高,《人肉叉烧包》又被定为三级影片。”

  孙子明点点头,能拿到这样的成绩,他已经非常满意了。拍电影要赚钱,而且是赚大钱,还是只有拍大片,拍老少皆宜的大片。

  “东宝那边呢?”

  曾叔庆幸道:“这倒没有为难我们,票房分成还和原来一样,不过档期可能要放到八月份。”

  孙子明也松了口气,看来上井那1%的佣金,给得物超所值。

  “行,到时总票房出来后,把原来剧组的人都找来,大家热闹下。另外,上井的那一份别少了人家的。”

  曾叔追问了一句,如果与东宝谈判破裂,上井的佣金还给不给?

  “照给,我那就是句气话,哪能当真啊。”

  三人把公司的情况对了下,曾叔和王京就告辞了,孙子明吃完饭也开始看影评。做导演的,影评人的看法很重要,通过他们的评论,可以看到电影的优点和不足。

  《《人肉》在拷问谁’?》

  不会吧?我就拍了部电影,用得这样上纲上线吗?

  孙子明看了看报头,这是《大公报》的影评。难怪了,这种左派报纸,从来就是站在道德至高点说话,站着说话当然不会腰疼。

  ‘《人肉》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影片,其中对香港的惨痛过往、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可谓是入木三分。……更让本人深有感触的是,洋大人指挥警察,最终让案件水落石出的那一幕。推敲导演的本意,窃以为是影射香港殖民统治的黑暗。

  大英帝国口口声声说民主、平等、自由,然而港英政府的英籍官员,薪资待遇数倍于本土。

  大英帝国虽然不收取香港的税收,然而汇丰、怡和(包括置地)、太古、嘉道理……这一串的英资企业,长期插足香港经济,与港英政府关系密切,对港英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依仗港府的支持,控制着香港的经济命脉。

  如英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拥有发行港币的特权;英国大东电报局通过它附属的香港大东电报和香港电话公司,独占了香港对外通讯和全市电话、电讯服务;英资的地产公司拥有香港大批地产物业等。这正如民间所说的:“实际统治香港的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府。”英国的殖民统治,使整个香港社会充满着殖民主义的色彩。

  ……’

  文章洋洋洒洒数千言,道尽了华资与英资企业的不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