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五章中国人在哪里_云的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是因为并不是本土作战,不存在打败就要受失土之辱的心理压力;或许是因为之前在与德国人的较量中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所以远征军自上而下虽然十分看重接下來的决战但是普遍却沒有紧张感,总体而言,相对于苏俄西南方面军的紧赶慢赶和德国人的严阵以待而言,中国远东远征军是以一种类似闲庭信步的姿态“悠悠然”的进入战场的,这和远征军主要由老兵组成也不无关系,在西北地区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战斗了那么多年,这些老兵早就习惯了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过活的战斗岁月,现在,他们的装备和待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还拥有那么多战斗力超强的支援部队,在他们眼中,德军也许要比日军更能战,但是再强能强得过37年时候的日军吗(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來否定这种说法,因为在后世军史学家眼中,日军比德军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然而考虑到37年时候中**队特别是以二十九军为代表的西北军在装备和训练上差距日军更多,二十九军所处的政治环境还那样恶劣,那么,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都能抵挡住日军的攻势,现在,他们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装备还有着不亚于世界第一等强军的训练和作战手段,似乎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瞧不起”世界第一强军),中国远东远征军的将士们会有这样的心态还和之前德国人的疲软不无关系,因为最高统帅部的重视(最高统帅部不能不重视,因为就在不久前中国最强大的中央军还是德国人的学生),张自忠也好胡力也罢,他们在一开始对德军其实都是有着先天性恐惧的,接下來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远征军上下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对待德国人的进攻,结果却发现德国人并不似传说中那么强大,甚至于还要比他们弱一些,传说和现实落差如此之大,也就难怪远征军上下现在再对上德国人就全无心理压力了,

  中国人的导弹部队在消失了几天以后重新出现在战场上,而且甫一出现就给予已方火箭部队以迎头痛击,曼施坦因接到报告,德国老头心中第一出现的反应是感到相当的无力再就是对国内那些所谓的军工博士的深深的愤慨,

  在某些方面,中国和德国其实是有着共同点的,比如说对军工和高端军事科技有点过分的重视,而计算进政府因素和财政能力的大小,德国在这方面其实是应该远远走在中国前面的(中国重视军工的只有学兵军,而学兵军在此以前只属于地方政府,能力和底蕴都远远不如德国),因此曼施坦因便格外的想不通,中国人明明是后來者,但是为什么却能在许多行列都走在第三帝国前面呢,难道说德国的那些军工专家们一直以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