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百一十章、崩坏_地中海霸主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了,这些问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既然如此他们应该早有准备才是,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呢?”斐迪南疑惑的问

  “陛下,这个恐怕和政治有关系,为了尽快将叛乱镇压下去,英国政府这次从外面抽调来的援兵,并没有来得及适应当地的气候,就被派上了前线。

  同时,这次日本人也出手了,包括攻克新加坡的军队,都是以日本侨民为主导的军队,似乎还有不少华人也加入叛军。

  他们的战斗力要强的多,又有经验丰富的日本军官在指挥。况且这半年多的战斗,叛军也从英国人手中获得了不少武器。

  他们这些叛军中的精锐,武器装备上不比英国人差多少了,在同等兵力的条件下,英国人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梅捷夫分析道

  斐迪南想了想发现,貌似还真有这种可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先生就犯过这个错误。

  为了政治需要,不顾实际情况,在英法联军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下令发起了达达尼尔战役,上演了一出花样式送人头。

  这次无非是换了一个时间点,换了个地方,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东南亚地区5~10月都是雨季,如果无法在雨季来临之前镇压叛军,进入5月份之后,英国军队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大概是总结了去年的失败,在1927年二三月份,英国军队一直打得还是很不错的,已经将叛军的活动范围压制住了。

  眼看胜利在望,结果缅甸又反了,前面的努力付之东流,那么在四月份援兵抵达过后。

  在雨季来临前反击一波,打击一下叛军的嚣张气焰,给国内一个交代,缓解一下自己所承受的压力,这很像丘吉尔先生的作风。

  结果就是水土不服的援军,分散到了战场上后,没打几天仗就丧失了战斗力,最后被敌人有机可趁。

  这些都是斐迪南自行脑补出来的,真实情况还有待考证,英国人失败的因素还有很多,绝对不只是表面上这么简单。

  “那么战列舰的问题呢?就算是起义军夺取了英国人的火炮,陆军的火炮可击不沉战列舰!

  难道是上帝在眷顾他们,旁边正好有一艘油轮,起义军的火炮击中了油轮,然后里面的燃油发生了爆炸,最后带走了一艘战列舰?”斐迪南疑惑的问

  “陛下,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可惜过了好机会,不然我们就可以弄一堆油轮,装满燃油停靠在新加坡港口,估计这次就能让英国人的远东损失大半。

  好像是日本人专门为起义军开发出了一款自杀式导弹,只要有一名敢死队架使着炮弹就可以攻击军舰,这种武器在近距离的时候发射,威力非常的巨大!

  这次起义军就发射了数十枚自杀式导弹,才击沉了英国人的一艘战列舰!”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