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十五 奏对 (上)_明末混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肠样样都是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崇祯每样尝了一点,连声叫好,尤其是那个麻辣牛肉干炒莴笋,辣得他脸都红了,有点狼狈,但这种新奇的滋味却让他着迷。他兴致大发,破例让宫娥送来一壶酒,与皇后小酌,这非常难得,打从他当上皇帝之后,就很少喝过酒了。大概是辣椒开胃效果一流,他一连吃了两大碗饭,又吃了大半条甘薯,意犹未尽,还拿起了一个黑土豆剥掉皮吃了起来。至于坤兴公主,一个劲把炸土豆片往嘴里塞,嚼得那叫一个响亮,你就不怕吃成一只小肥猪啊?

  崇祯兴致很高,边品尝着黑土豆边叫好,指着盘子里的炸土豆片,问杨梦龙:“听闻爱卿在南阳大量种植此物,而且年年丰收?”

  杨梦龙说:“是啊,年年都种,年年丰收。”

  皇后温柔的看着丈夫,抚摸着公主的小脸蛋,问:“产量几何?”

  杨梦龙说:“今年春季种二十万亩,平均每亩能收获二十五石以上吧。”

  崇祯手一颤,那个才咬了两口的黑土豆差点就掉了:“多多少?”

  杨梦龙说:“二十五石以上。”他有些沮丧的说:“种子有点退化了,所以产量比以年少,病害也多了起来,不然产量还会更高的。”

  皇后半晌才合拢嘴:“亩产二十五石以上?这么多!”

  杨梦龙说:“去年更高,三十万亩土豆田,每亩达到三十石呢。”

  崇祯有点喘不过气来了。亩产三十石哟,三十万亩,就是九百万石了,他累死累活,顶着全天下的骂名,一年才收上来多少粮食?他有点艰难的说:“此此物产量竟然如此惊人!?”

  杨梦龙说:“主要是育种工作做得好,肥料也充足,再加上农民跟它打了好几年交道,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很轻松就能获得丰收。”

  崇祯激动的说:“朕一定要在全国推广种植土豆!只要其他地方的产量能达到南阳的一半,不,哪怕是只达到南阳的两成,大明都不会再有饥荒了!”

  杨梦龙无奈的说:“皇上,你想得太简单了。第一,其他地方的人远不像南阳的农民这样掌握了种植土豆的技术,他们种下去,可能净长藤不结薯;第二,土豆不是扔进地里就能有收获的,得下很多肥料,碰到虫害还得喷洒农药,否则就没有收成了,我不认为那些农民有钱买这么多肥料和农药!”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最重要的是,就算他们得到良种,也没有田去种了!”

  崇祯顿时有些沮丧了。

  皇后略一沉吟,问:“听闻南阳不仅土豆丰收,小麦产量也非常惊人,亩产普遍能达到三石,这是何缘故?”

  崇祯又提起了兴趣,亩产三石小麦的年景实在太少了,一百年里都碰不上几次,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君王,他当然很关心:“对啊,为何南阳的小麦收成也这么高?”

  杨梦龙说:“第一:灌溉得力。说句不客气的话,放眼整个大明,恐怕没有哪个地方的灌溉系统能有南阳这么发达了,为了彻底解决灌溉问题,仅灌井就打了四千多口,可以说,只要地下还有水,南阳的庄稼都不会被旱死;第二:肥料充足,在播种前每亩田都要施上百斤粪肥作为底肥,然后还要再追几次磷肥,每次一亩田要追施十几斤;第三:虫害防治得好,每个农庄都养有大量鸡鸭,一发现有蝗虫破土而出,马上放鸡甲对其进行扫荡,如果有其他鸡鸭对付不了的害虫,就用农药喷洒”他两手一摊,说:“别人只看到南阳的小麦土豆产量是他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却不知道南阳的农田前期投入同样是他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崇祯听得目瞪口呆,边听边扳着手指头数着,以他那贫乏的农业知识计算着成本,越算越沮丧。他虽然没种过田,却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获得丰收,得付出大量的汗水,没有肥料,灌溉跟不上,丰收就只能是奢望。南阳养了上万匹骑用c役用马,两万多头耕牛c奶牛,还建了好几座磷肥加工厂,这才积攒了足够的肥料,试问有哪个府养得起这么多牲畜的?说白了,其他地方就算想学,也学不来!

  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