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七章 出发_武装回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连忙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唱起,河南坠子-小寡妇上坟,刘大棒槌出身河南,以前小时候就跟着爹娘走街串巷唱戏,所以现在张麟麒叫他唱戏那是轻车熟路,而且刘大棒槌唱戏的效果也特别好,不为别的,就为他那天生的大嗓门,都不要扩音喇叭的,声音就能传出多远去……

  “下面有俺为大伙来上一段,名字叫做-小寡妇上坟,那个唱的不好,还请大伙多多担待啊!”

  说着刘大棒槌开始依依呀呀的唱了起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

  小寡妇她要去上坟,

  哭一声天,哭一声地,

  哭一声黑天黄天灰白的天,

  该死的流寇杀死了你,

  可知俺孤儿寡母有多难,

  见人不敢正眼看,

  日未落山把门闩,

  待要言语话又咽,

  出门不敢换一衫,

  丢下犁锄拈针线,

  捡来柴和点炊烟,

  土房漏雨无人补,

  缸里没水自己担,

  寡妇难,寡妇难

  忍冻挨饿无人问,

  夜夜伴着孤灯眠,

  苦楝树下栽黄连,

  上下左右苦不到边!”

  还别说,刘大棒槌这个破锣嗓子说起话来像是在刮铁锅似的,很是不中听,可唱起戏来还是不错的,亏得他捏细了嗓子,翘起了兰花指,依依呀呀的一通唱下来,把个正值青春妙龄,却又不幸丧夫的小寡妇是演绎的惟妙惟肖,还真有几分感染力!

  “哎呀,这个小寡妇也太可怜了——”

  “照我说啊,是那些流寇可恨……不杀了她男人,她会变成小寡妇吗!”

  一时间,士卒们都是七嘴八舌议论道。

  而张麟麒听了也是生出无限感慨,是啊,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啊!忽然,他又想起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故事,清代的《志异续编》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女子年少守寡,矢志守节,每到中夜,孤眠独宿,辗转不眠,就拿一包铜钱撒在地下,然后俯身去一一捡起,再撒再捡,直到疲倦极了,才去就寝,60余年,天天如此。到了80多岁,红颜不再,满头银丝时,她以这包铜钱出示儿孙,表示守节不易,而自己无愧于心,可这时这包钱已磨得光亮如镜了……

  哎,张麟麒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弟兄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小寡妇,为什么天下百姓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是因为这些该死的流寇!所以,咱们一定要消灭张献忠这样的王八蛋!让这世上不再出现更多的小寡妇!”

  “是,拿下谷城县,活捉张献忠!”回答他的是整齐的喊声。有的人还在心里加了一句,为小寡妇报仇!因为这些士卒,都是张麟麒当初从鞑子手中救下的,他们也是有妻女的人,当初如果不是张麟麒救了他们,如今他们的妻子现在也是成了小寡妇,所以现在听到这样的戏码,感触特别深!

  “传我命令——加快行军速度,早日赶到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