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内参片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逻辑。

  许望秋也觉得逻辑上确实有问题,而且很难修改,只能另起炉灶,重新写个剧本投给《人民文学》,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消息。《大河奔流》的影评是他看完电影后顺手写的,然后寄给了《人民电影》杂志社。五月底,他收到了56元稿费。随后,他揣着父亲给的50元,以及56元稿费踏上了前往长安的火车。

  吃完晚饭,从餐馆里出来,刘林他们想去电影院,让许望秋继续教他们如何写影片分析。不过许望秋提出:“现在电影院放的都是国产老电影,视听语言落后,不如找点新片看。”他的目光落在刘林的脸上:“西影厂肯定经常放内参片,有办法溜进去吗?”

  内参片是“内部参考片”的简称。在运动时期,老百姓只能看《地道战》、《南征北战》等电影,以及样《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京剧电影,而江卿和特权集团,有专门的放映厅看美国或欧洲电影。江卿不仅自己看,也要求拍电影的人看。她要求各个电影厂努力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所以,内参片会在几个电影厂巡回放映,西影厂放完到秀影厂,秀影厂放完了到东影厂或珠影。

  内参片很多时候是以批判性质组织观看的,比如批判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就组织放映放映《士兵之歌》、《雁南飞》等电影;批判东瀛军/囯/注/义回潮,就组织组织放映《军阀》、《山本五十六》等电影。人们对内参片的态度跟四十年后对小黄文差不多,嘴上说“这是毒草,要狠狠批判”,但看的时候心里却爽得不要不要的。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个情节,马小军和死党溜到电影院偷看内参片。那部电影叫《罗马之战》,据说林彪点名要看,上译厂便加班加点完成了翻译。

  许望秋家离秀影厂不远,哥哥又在秀影厂上班,经常溜进秀影厂偷看内参片。

  在他看来秀影厂是这样,西影厂这边应该也差不多。

  刘林点头道:“有是有,但保卫科的人会守门,溜不进去。想看的话,必须提前进去,躲在天花板上,要不然只能等电影开始后从侧门的缝隙里偷看。侧门是木头的,上面被钻得到处是洞。每次放电影,都有一堆小孩在那里偷看。要是现在过去,那里肯定挤满了人。我看这样吧,我们明天下午买点干粮,溜进电影院,到天花板上看。”

  许望秋心想果然一样,就道:“那就这样,我们现在还是去老顾的电影院。”

  第二天下午,许望秋他们四个背上干粮,偷偷溜达进了西影厂的电影院,爬上天花板。没想到许望秋他们刚爬上去,就有人叫道:“刘林,顾常卫,你们也来偷看内参片啊!”

  许望秋抬眼一看,天花板上蹲着十几号人,小的八九岁,大的二十多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