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一十一章 张咏治蜀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鬼斗荆轲”的故事。左伯桃、羊角哀,偶然相见,遂成刎颈之交,各舍其命,留名万古。

  春秋时,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贤纳士。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都怀着经世治国的抱负,结伴前往楚国应诏。途中遇到大雪天气,夜宿古墓中,寒风透骨,二人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留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冻饿而死。

  羊角哀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楚国。入奏楚王,问富国强兵之道,角哀首陈十策,皆切当世之急务。楚王大喜,拜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缎百匹。

  羊角哀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兄弟左伯桃,执意要先回到故地将左伯桃好生安葬。晚上,羊角哀梦到左伯桃的样子万分痛苦,左伯桃告诉他,自己的墓旁正是荆轲之墓,荆轲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渐离以其尸葬于此处,在这里一直遭受荆轲的欺凌。

  羊角哀当即惊醒,问寻乡亲,果然不远处就是荆轲的墓。按照梦中左伯桃的指点,在坟前烧了用稻草做的武人。晚上左伯桃又托梦说,稻草武人没有用,依然敌不过荆轲。

  羊角哀当即拔剑而起,道:“左兄为我而死,今日我当为左兄而亡,与那荆轲魂灵决一死战!”说罢,便在左伯桃坟前自刎,亲自到阴间为兄弟报仇。

  是夜,人们听到荆轲坟前杀声四起,天明见荆轲墓上,震烈如发,白骨散于墓前。

  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羊角哀以死报答了朋友的知遇之恩,楚王感其义重,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敕赐庙额曰“忠义之祠”,立碑以记其事,至今香火不断。

  张咏自幼是听着孙膑、曹植、荆轲、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故事长大的,虽出身贫寒,却刚强自信,胸有大志,即便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也未尝觉得低人一等。

  少年时学习击剑,“遂精其术,无敌于两河间。”器械拳脚也相当了得,孙膑拳、大洪拳等也练得虎虎生风,赤身肉搏,周边村庄十个八个汉子近不了他的身。张咏还精通射箭,也曾纵马金堤,弯弓射大雕。

  狂来拔剑舞,踏破青苔地。张咏武功高强,剑术神妙超卓,曾言“我受此术于陈抟老祖,而未尝为人言也。”

  随手挥出短剑,能断枣树。“探手袖间,飞一短剑,约平人肩,断枣(树)为二。”南宋《春渚纪闻》和明代《剑侠传》都有辑录“乖崖剑术”,相传他曾夜宿于一间黑店,独仗一柄短剑,杀死劫掠财物的一帮强人。

  在朝廷重文轻武的世风下,读书似乎成了穷人摆脱贫穷身份的唯一出路,十九岁时,“世本单微”,左右无贤戚之助的“河朔穷生”张咏开始着力学文。

  “家贫无书,必俯伏人门以观览。”家贫无书,他就向大户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