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章 天火余威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宪官侍从皇帝宴会,从赵昌言开始。

  赵昌言作事有气魄,为官以威断立名,朝中重臣寇凖等人对他评价很高。淳化四年(993年),为参知政事,力主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峨眉山僧茂贞,略通法术,深得太宗的宠幸,对太宗道:“昌言鼻折山根,此反相也,不宜委以蜀事。”接着又有人上表说:“赵昌言素负重名,没有儿子,今手握重兵入蜀,恐后难制。”

  太宗想了想也对,过了几天,太宗于北苑门召宰相吕蒙正道:“昨令赵昌言入蜀,朕思之有所未便。且蜀贼小丑,昌言大臣,没有必要叫赵昌言前往。暂且令他驻守凤翔(今陕西凤翔),只派内侍卫绍钦带我手书指挥军事,亦可济也。”

  官场历来都是明争暗斗,参知政事赵昌言长相如此,能否胜任成都之事,已经无关紧要,关键是触动了一部分当权派的利益。赵昌言是副宰相,说话做事代表国家,连开国元勋曹彬都敢杀的人,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那些想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之辈,肯定招架不住。招架不住怎么办?赶紧换人,换个人微言轻的过来,也好让这些人继续地为非作歹,蒙蔽圣听。太宗做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某些大师和近臣都这么说了,那你赵昌言肯定面相有问题,有问题只能换人。如果赵昌言长得真的有问题,他还能做到参知政事,富贵至此吗?这就是宋朝的官场。

  诏书追到时,赵昌言已到凤州,只得羁留在候馆,等候差事调遣,百余日无所事事。“贼平,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知凤翔府。徙澶、泾、延三州。”

  内侍卫绍钦赍手书指挥峡路行营东路军军事,尹元与雷有终、裴庄、大将常思德、杨琼等分路进攻,攻克资、普二州,在云安军重创张余义军,重新恢复了云安军建制。

  九月,峡路行营官军在卫绍钦的指挥下,在学射山(今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再败义军,副将杨琼收复蜀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坐镇成都的王继恩觉得,功劳不能都让你卫绍钦抢了。命令曹习加紧出兵,取得安国镇大捷,诛杀统帅马太保,斩首三百余级,吴蕴败走。

  峡路行营副将杨琼率军紧接着又收复邛州。杨琼赫赫战功,太宗闻报大喜,下诏嘉奖,并派专使到军中赐封杨琼为单州刺史。

  王继恩大军在成都妄作胡为,只派部将王文寿领二千虎翼军,追击张余等义军,王文寿对待部下专横残暴,士兵多有怨恨。

  十月的一天晚上,西川行营指挥使张璘,率亲兵闯入营帐,将睡梦中的王文寿砍死。当时光线昏暗,张璘怕杀错了人,用火把照看,确认无误后,率领手下五百官军,投奔义军首领张余。义军和官军合兵一处,声势大振。

  太宗闻报,便想下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