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杨业殉国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撤军掌控不好,就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让敌人有机可乘。

  雍熙三年(986)五月中旬,中路军主帅田重进接到太宗撤军的诏令,即刻连夜从飞狐撤军,袁继忠任殿后,行军阵法严整,不损一兵一卒,安全回师定州(今河北定州市)。

  大军进驻定州,辽兵数千降卒,每天要消耗不少粮食,田重进想斩杀这批降卒,袁继忠道:“自古杀降不祥,杀降者多无善终,望将军三思。”田重进这才作罢,降卒全部得以免死。

  田重进指挥得当,升为马歩军都虞候,袁继忠升任判四方馆事、兼任播州刺史,依旧统率屯兵。田重进说荆嗣有功于社稷,补为本军都虞候。

  国舅爷李继隆在此次歧沟关之战中,所率先锋军也是全军而还,伤亡甚少。太宗诏令,加封李继隆为定州知州,与田重进一起守境护边,以防辽兵进犯。不久,又擢升田重进为定州驻泊兵马都部署。

  西路军就没那么幸运了。

  雍熙三年(986)六月,耶律斜轸与萧太后大军合兵一处,攻下寰州,斩杀寰州守军一千余人。

  雁门关有杨业杨无敌镇守,萧太后与韩德让等人商量到最后,草拟出一道诏令,那就是活捉杨无敌,一则可以消除辽军多年的“恐杨症”,二则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应,消磨宋军的斗志,打掉宋军嚣张的气焰。

  ◆王侁发难

  雍熙三年(986)六月,鉴于此次北伐宋军损伤十万多人,太宗决定将云、应、寰、朔这四个州的百姓二十几万人迁徙到关内,拿二十万换十万,面子上也好看,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诏令潘美、杨业等人带领部下保护好内迁的百姓。

  云州已经被辽军切断,寰州也被辽军占领,云州、朔州都在辽军的包围之中,宋太宗这道要面子的诏令,明显的是要将西路军送上绝路。

  杨业道:“现在辽兵士气正盛,不能硬碰硬,应该避其锋芒,等待机会再战。朝廷只是让我们护送这几个州的百姓,只需领兵从大石路出发,先派人秘告云州、朔州的守将,待大军离开代州时,让云州的军民先出城。等到大军到了应州,辽军必来阻击,这时让朔州百姓出城,进入石碣谷,我们再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以骑兵在中路支援,则可保全三州百姓万无一失矣。”

  杨业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既能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又能减少伤亡,可谓一举多得,然而有人却不这样想,这个人就是监军王侁。

  杨业是北汉降将,不是宋朝的“本土将军”,杨业没把自己当外人,监军王侁打心眼里就有点瞧不起杨业。在他看来,杨业这人太怂了,他这是故意避战,说不定是有异心。

  王侁当即怒斥道:“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