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_大宋超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一百二十艘万石大船和五十艘五千石蒸汽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抵达了黄河壶口。

  黄河壶口由于落差较大,船只无法通行,只能用旱地划船的方式,在陆地上行走三百多米,绕过壶口,继续进入黄河中航行。

  所谓旱地划船就是在黄河岸边开辟出一条数丈宽的通道,上面铺满滚木,由数十头健牛拉拽着大船在滚木行走。

  大船都是空船,虽然体积庞大,但还是比较容易移动,四十几头牛在前面拉拽,数百名民夫在两边用木头撬动,众人喊着号子,大船一点点在滚木上移动。

  整整走了五天,这项浩大的工程才终于成功完成,一百二十艘万石大船和五十艘五千石蒸汽战船过了壶口,三万军队在宜川县黄河码头上了船,大量的粮草物资也在这里搬上船,船队继满载着士兵和粮草军资续向北航行。

  其中一百二十艘大船是需要靠纤夫拉行,而蒸汽机船则有自己的动力。

  船队穿过了秦晋大峡谷,五天后,船队抵达了东胜州的榆林县。

  宋朝的榆林县并非后世的榆林,它位于后世内蒙古的托克托,正好就是黄河几字型右侧拐弯之地,再向西走两百余里便进入河套。

  在榆林县东面不远处是一面波光浩渺的湖泊,叫做金河泊,这一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小麦。

  东胜州已经由辽国交给了宋朝,但并没有通知西夏,西夏还不知道宋军在一个月前便进驻了榆林县。

  榆林县是一座中等城池,人口只有数千人,加上附近的农民和牧民,总人口不超过一万人。

  就在几天前,一万骑兵已经先一步抵达榆林县,而在一个月前,陕西路经略使韩绛便接到天子手谕,要求他火速征集两万名造城工匠,此时,韩绛亲自率领两万名工匠已经在榆林县外扎下大营。

  范宁从最前面一座大船上走下来,迎面便看见已等待他多天的老友韩绛。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