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三章 坚壁清野_大宋超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二月初,朝廷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在帝后的支持下,批准了边疆沿线南迁方案,包括真定府、定州、保州、雄州、霸州、沧州、莫州、广信军等等十个州府在内的超过十万户百姓都必须迁离边境,迁去中原、江淮、荆襄、江南乃至海外,少部分百姓则迁到附近的大城内。

  但迁入附近大城也是极少数,宋军要打持久战,这些大城的负担也不能太重,否则难以承受,所以在范宁的坚持下,迁入大城的只有十之一二,而且都以青壮为主。

  定州白雪皑皑的旷野里,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见头尾,百姓们推着独轮车,车上满载着粮食、羊皮和其他家产,扶老携幼,默默走在泥泞的官道上。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烈打谷草,也就是掠夺边民,保州、雄州、霸州和广信军等地的人口已经很稀少了,而沧州则分布着大片沼泽地,人口也很少,主要是真定府和定州以及莫州三个州府的人口最多,达四十万之众。

  尽管此时距离过年不到一个月,但范宁还是坚持要求百姓撤离,不能等到过年之后,辽国在东京遭受奇耻大辱,他们岂能善罢甘休,开春后一定会强烈报复宋朝,大举入侵河北边境,对边境百姓烧杀抢掠就不可避免了。

  而且五十万人扶老携幼南下江南、江淮、荆襄等地至少要两三个月时间,春耕肯定赶不上,只能赶夏种水稻了。

  按照范宁的南迁计划,这五十万人要先在相州、大名府休息两个月,等河水解冻后再乘船前往江南、江淮和荆襄,这样迁徙就不会太劳苦。

  朝廷也为这次大迁徙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光粮食就拿出五十万石,帐篷十万顶,另外还拿出了二万顷官田,以每户二十亩的标准授田,而且官府承诺战争结束后,南迁之民可以随时返回家乡,官府承认其家乡的地契,而且返回家乡后,南方的土地也不会收回,这就让移民们有了拥有两份土地的机会。

  也正是有利可图,边境民众的抗拒之心才没有那么强烈,算下来,南方的土地可以卖两百贯钱,两百贯钱在绝大部分穷人眼里都是一笔一辈子也攒不下来的财富,所以消息传开后,边境百姓纷纷响应官府号召南迁,甚至很多大城的百姓也加入了南迁队伍。

  沿途设置了很多休息点,一个大县就是一个休息点,搭建两三千顶帐篷,蒸馒头、熬粥,还有城内的郎中出来给移民看病,分发药物。

  定州城外的休息点已经聚集了两万百姓,搭建了近两千多顶帐篷,百姓们都排着长队领取馒头和稀粥,老人和孩子则在大帐内休息,躲避风寒。

  范宁在几名官员的陪同下,巡视着定州的休息点,他走过一顶大帐,却见十几户移民男子聚在一起聊天,范宁便笑着走了进去。

  移民们见进来一名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