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临行前敲打_大宋超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该说对佃农的剥削比较厉害,但开封府却不是这样,开封府和佃农和主家是五五开,同样也是主家承担税赋,兄长想过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吗?”

  “这里面的原因我倒听说过。”

  旁边董坤举手笑道:“要不要我来献献丑?”

  王安石连忙笑道:“董老弟来说!”

  董坤挠挠头道:“有一次我父亲和大伯在酒桌上说起这件事,我父亲说是因为开封府各县的人都跑到京城去谋生赚钱,乡下无人种田,所以地主不得不压低佃租招募农民。”

  王安石有点明白范宁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了,他笑了笑道:“京城是特殊情况,不能和各地相提并论。”

  “我知道京城是特殊情况,但我的思路却没有错,兄长完全用不着去和豪门权贵争利。”

  范宁索性放下酒杯,肃然对王安石道:“比如官府鼓励工坊做大,像东城的吴氏织布工坊,有织机三百张,如果工坊扩张到织机一千张,是不是需要招募更多的人做工挣钱?

  再比如开发矿山,一座大矿山至少有几万人、十几万矿工在干活,连同他们的家人,这就解决了上百万人的生活。

  再有各地官府手中也有大量土地,朝廷可以统一规定低佃租,这样能吸引很多佃农前来租种官田。

  农民人数有限,一旦豪门大户没有人种田,他们只能跟着降低佃租,农民收入高了,自然就不会去借高利贷。”

  王安石点点头笑道:“当初你说的分饼就是这个意思,与其争夺一块饼,不如把饼做大,大家都得利!”

  “对!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兄长实施青苗法,是担心大宋流民四起,重现两汉、隋唐的惨剧,事实上,就算土地兼并再厉害,大宋也不会发生黄巾军、黄巢那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事件。”

  王安石沉思片刻道:“愿闻其详!”

  范宁微微笑道:“根本原因是现在大宋和隋唐、两汉的情况不一样了,两汉、隋唐时,江南没有开发,双季稻没有出现,商业受到打压抑制,蓄奴状况十分严重,军阀割据,农民如果不种地就无法生存,只能沦为流民。

  大宋却完全不一样,大宋开发南方,鼓励商业、严禁蓄奴、抑制军阀,农民没有了收成,可以去城里当酒保、做伙计,可以去南方做佃农,至少还有一碗饭吃,不至于被逼造反。

  如果手工作坊、矿山、造船、运输以及商业再继续繁荣发展,提高生产技术,再继续开发南方,大宋的三冗问题就能逐步得到解决,我觉得这才是改革之道,把饼做大,而不是你死我活地争夺一小块饼。”

  这些话范宁已经憋了一个多月,虽然他帮助王安石战胜了县丞张启林,清除了阻碍青苗法的主要力量。

  但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推行青苗法的不可行,大宋每个县都有张启林,却并不是每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