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田赋,三千亩,再翻一倍!如此一来,即便有人还愿意兼并土地,也没有什么,只要能负担得起田赋就是了。”

  柳淳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朗声大笑,“柳淳,真有你的!这一招果然够狠啊!不过朕觉得很不错!朕看你们在长沙的议论,就提到了这一点。你果然打算这么办!”

  柳淳忙道:“陛下,不是臣打算,而是陛下有没有魄力如此作为了!”

  老朱含笑:“你小子敢跟朕用激将法了?告诉你,朕没有什么不敢的,抑制兼并,让大明国祚绵长,朕无所畏惧!这一条,一定要写在祖训里,而且要告诉所有子孙,谁敢破坏,绝不轻饶!”

  诚然,柳淳的办法还是没法真正一劳永逸,毕竟百姓繁衍生息,人丁增加,土地还是会不够用,但是却遏制了大地主的出现,最大限度保留了自耕农。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底盘,也就是国家的根基。

  所谓自耕农,其实可以算成小土地所有者,而小土地所有者又能归入小资产者的行列,勉强可以和小资中产划上等号。而众所周知,要想社会稳定,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所谓的理想的纺锤型社会结构,中间大,两头小。

  这套理论从外面引进来,立刻就变得高大上了。

  其实放在古代,有土斯有财,历代抑制兼并,不就是为了保护中间的自耕农吗!也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多数。

  而土地兼并又是什么,不就是极少数人,变得超级有钱,而绝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佃农,流民,也就是从橄榄形社会,变成了哑铃型社会……然后底层承受不了,揭竿而起,改朝换代。

  说起来,我们漫长的历史,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可以汲取,读通了五千年的积淀,回过头再看那些外来的东西,真的没有什么高深可言。

  柳淳陪着老朱,在御菜园行走,谈了许多许多,整个皇明祖训的框架就已经出来了。朱元璋是很满意。

  “允炆,皇祖父把柳淳派给你当师父,就是因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所谋者,深合朕意。你要多听柳淳的意见,他是没有那么多私心的!”

  被老朱当面夸奖了,柳淳还有那么一点意外,这还是那个成天骂他的老朱吗?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朱元璋用力哼了一声,“你小子是不是皮子紧了,非要朕骂你才舒服!是吧?”

  柳淳忙摇头道:“臣,臣只是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那你就好好干活!回头把祖训给朕拟好了,送到宫里。”

  “臣遵旨。”柳淳又道:“陛下,臣独自一个人,怕是难以胜任,不知道臣能不能找几个帮手?”

  “你只管找就是了。”老朱没有迟疑,很快同意了。

  柳淳冲着朱允炆笑道:“太孙殿下,齐泰齐师傅,为人谨慎小心,做官以来,从不出错,此人倒是拟定祖训的不二人选!”

  “是,是吗!”朱允炆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既然先生说了,那就不会错,回头我就去告诉齐先生,想来他也会欣然同意的。”

  朱允炆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波澜汹涌,跟烧开的锅似的……莫非说,柳淳已经知道齐先生帮了自己许多,要对齐先生不利?

  可他也不该让齐先生参与草拟祖训啊,柳淳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允炆迷茫了……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