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4.欲脱身_正经的公子增加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刘宏的死,带来的后续影响。

  这里从刘宏没死,就跟林平之记忆中的事情发展不太一样。

  他记忆中,是刘宏死了之后,蹇硕才跟何进斗上的,蹇硕想杀何进,事情败露。

  然后蹇硕是被十常侍卖掉的,十常侍投效何皇后,也想与何进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供出蹇硕。

  蹇硕被何进杀死,又被何进夺了兵马,何进完全掌控洛阳兵马,却仍有十常侍碍眼,非要将宦官集团彻底铲除,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但现在,蹇硕不但没死,而且也不跟何进斗了,龟缩在西园守着刘协。

  皇城内也因此分成了两部分,西园有蹇硕和王越,囤积了充足的粮草,三千士兵,守着董太后和刘协。

  另一边则是何太后以十常侍为党羽,手中掌握着刘辩,垂帘听政。

  而皇城外,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洛阳全部的兵马,羽林军和北军五校有六千余人,袁绍、淳于琼等名为何进麾下,实则自己掌控了三千余人的部曲。

  现在是何进和何太后都想除掉刘协,但何进还想除掉十常侍,控制刘辩,何太后则需要十常侍,还说服了父亲和二哥何苗,一起阻拦何进。

  “看似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何进掌握大好形势,却仍不能做出决断,记忆中的情况,仍无法避免……”

  长生分体带着百人,雇了五辆牛车,到了蔡府,给蔡邕吓了一大跳,“不群这是作甚?”

  “伯喈公,进去叙话。”

  带着百人的一正一副两个头领,跟蔡邕进府,长生分体才说道,“先帝晏驾前,曾召见我,给我一道口谕密诏。”

  “什、什么密诏?”蔡邕一听,吓得一哆嗦,声音都发颤了。

  他以为长生分体是要谋大事呢……那也别找他啊,还找他家里来!?

  “先帝感叹朝堂纷争不休,十常侍弄权,大将军专权,而这两方都已不受先帝掌控,先帝预感他归天之后,朝中必生波澜。”

  “然后呢?”蔡邕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先帝又说,他幡然醒悟,未能及时勤政,荒废太多文治武功,东观诸多经义典籍失于维护,许多缺失散落,先帝深以为憾。”

  嗯?

  蔡邕越听越不对劲?这话能是刘宏说的?就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也说不出这话来啊。

  “于是先帝命我告知伯喈公,他命你清点东观群书,加以整理,抄录备份,收藏起来,待有朝一日天子亲政,可以有一个完整的书库,招揽天下士子,为天子所用。”

  蔡邕越听越觉得离谱,你快拉倒吧,刘宏能有这心思,他哪至于给大汉折腾成这个样子。

  这事情是好事,蔡邕也知道,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而大将军和十常侍势同水火,刘辩年幼,谁也压不住,一个不好,斗争就要波及到整个洛阳城。

  能将东观群书搬运出去,保护起来,是功德一件。

  但这绝不可能是刘宏的密诏。

  蔡邕不禁狠狠瞪长生分体一眼,你这小子,肆意妄为,目无君上!

  然而问题是蔡邕没有证据,长生分体才是见过刘宏最后一面的人,而且是密会,他就说刘宏说这些了,蔡邕拿什么反驳?

  “伯喈公,莫想太多,就当是为了那些经义典籍能够流传下去,为我大汉士子守住一份传承,此乃当为之事啊。”

  “这……”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