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节 审俘(二)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隐患,采用这个方案之后“狩猎”计划可以变得目标明确,配合上能吸引鼓动百姓的口号:“锄暴安良,劫富济贫”。简直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双方都感到满意,得对郭逸同学也另眼相看了。

  “我们确实也需要打几个大户补充下物资了。”吴南海作为农业和伙食部门的负责人,压低了声音向大家说,“本来我就想提醒一下粮食的问题。”

  他打开一个笔记本:“我们在粮食储备是按每人每天1公斤,连续供应60天的量储备大米和面粉,总储备量是35吨。D日之后,大多数人实际上是按每天600-800克配给,因为我们能配给比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包括罐头、速食品和海鱼,减少了了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这样每天消耗的粮食为350公斤,所以粮食消耗比预计的少。储备比预计可多维持大约15天。但是这个数字是不包括俘虏的。

  “邬德报今天给我的俘虏的人数是138,按每人每天配给300克计算――如果要让他们干重体力活,这个配给实际上是不够的――从明天开始每天就得消耗多40公斤粮食,这不是小数字,要尽快开辟粮食的来源。”

  “我们的自己的粮食种植计划呢?”萧子山知道吴南海的农业组带了无数现代农业的精华。

  “过去没有人手,现在俘虏多了就好办了。海南在21世纪可以一年三收。不过现在是小冰河期间,海南到底冷到什么程度我还不清楚,得问了俘虏才能决定种什么。”

  “我记得明代的海南还下过雪。”

  “这应该是特例,不过气温偏低几度是肯定的。一年二收总可以。希望多拨给我一些俘虏,实话说我对宅男们种地不大放心……”

  萧子山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了下他的要求。

  “还有食盐,得尽快找到来路或者自产。农业组有一吨食盐,眼下暂时够用,不过现在因为要制作许多腌制品,消耗相当快。其他部门也有需要,都向农业组来申请,这让我挺难办的。”

  “盐不难办吧?海南我记得是中国最早开展大规模晒盐的地方之一,北部湾、琼州海峡沿岸的盐场很多。”

  “得尽快开工建设一个盐场。”

  “这个好说,”王洛宾信心满满的,“我小时候在广西,经常去海边的盐场玩,知道怎么晒。”他皱了下眉,“不过晒盐可是个苦活力气活,都是机械化生产还好说,用人力的话现在劳动力不太够。”

  “不用费事,我们可以去抢……”于鄂水翻开了一本书,“根据县志记载,离我们不远的马袅半岛上就有一个官盐场,想来那里的盐足够我们用的。”

  “去抢盐吧。化工部门很需要这个。得分些人手。”

  “我们梳理一下到底有哪些项目要满足。再谈如何分配人力。”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