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一十节 文艺武器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演出歌剧的话为什么要合唱呢……”陆若华不知道这种吼叫般的合唱对澳洲人有什么意义。

  何影说:“因为我们需要。”

  陆若华默默的画了一个十字。

  17世纪的专业水平也相当的厉害,几天后,国民学校的合唱团就在临高木偶剧团的小剧场为文宣部和大图书馆的元老们做了一次专场演出。文德嗣也被请来参加。

  演出的曲目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没有元老就没有新生活》、《歌唱祖国》、《博铺曲》、《田野上》、《伏波军进行曲》、《军舰进行曲》、《迎着旗帜》、《勇敢少年快去创造奇迹》。

  尽管陆若华排练指导的合唱在元老们听来还不够雄壮,过于悠扬了一点,带上了唱诗班的味道。

  “好听是好听,但是不够雄壮!”文德嗣在结束的时候指示道,“没有突出气势来!”他接着说道,“太雕琢了!大合唱是一种群众性的演出,要突出群众性的特点,不要怕粗糙,关键要气势!”

  他接着指示丁丁,要抓好大合唱这种文艺形式,所有的团体都要搞大合唱,不仅要内部搞,还要进行地区和行业的汇演,把声势搞起了。

  “配合我们最近的大好形式,振奋人心。大搞唱澳歌的活动。”

  “我看可以改叫‘圣歌’。‘澳歌’名不正言不顺。”方非提出建议道。

  “自己封圣合适么……”有人提出异议

  “我看很合适。方非同志的建议非常好!有敏锐的洞察力!”文德嗣一锤定音,“我们这样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团体和个人还不能称为‘圣’,还有什么可以称圣!”

  按照他的指示,方非随后在又在机械部门和“天地会”系统里搞了两个合唱团。以这三个合唱团为基本队伍,经过简单的训练之后,再下到基层去发动群众。于是大合唱就响彻了整个临高,掀起了一股大合唱的热潮。

  空气中传来了斗志昂扬的歌声――这是临高有线广播站在转播正在百仞剧院举行的“工业系统大合唱汇演”。来自制造总监部的十四个业余合唱队此时正在进行比赛。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歌声响彻云霄。方非打了个哆嗦,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

  桌子上堆满了文件。方非疲劳的连看都不想看了。自从文德嗣开展全民大合唱的指示之后,他这个群众活动处处长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在搞“群众文艺”,又是练歌,又是视察工作,又是组织汇演,忙得不可开交。丁丁把临高木偶剧团也交给了他让他充分利用。以元老们的吝啬来说,专业文艺团体不是养人的地方,基本上是连轴转的演出和排练,榨取最大的利用价值。

  他刚刚为临高木偶团安排了一次博铺-马袅-澄迈的巡回慰问演出,已经膨胀到有五十多人的剧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