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5章 临高来客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上着手了。

  另一个则是增加甘蔗汁的产出率。现代糖厂的的碾辊最起码也是三重钢辊,一次榨出率高达70%以上,更大的厂家甚至有十二重的设备,甘蔗渣出来基本就完全没水分了。文同决定首先在华南厂淘汰木榨辊,最初他考虑用石头制造,但是石榨辊的效率比木的提高不了多少,对牛力的消耗同样巨大。

  还是用多重钢辊才是是最好的选择,文同记得湛江地区是从六十年代中开始才用半机械化的两辘或三辘小榨机逐步代替了原始的牛拉石辘的。当时大量用的是潮州产两辘小榨机,出汁率60%以上,后来改用顺德产的三辘小榨机,出汁率提高至72%—73%。这个数字比起平均出汁率45%的石辊来说,等于是甘蔗产量不变糖产量凭空增加了60%!

  这数字对文同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而且这种设备在技术上是相当简单的,穿越者的工业能力完全可以造出来。

  但是用了三重钢辊就不得不考虑到动力问题。这不是靠水牛能牵引得动的了。现实中湛江的那些半机械化小厂用的三辊榨机都是用20马力柴油机驱动的,现在既然柴油匮乏,文同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水力机,还特意去视察了唯一一座有水力榨辊的糖寮,去了之后他比较受打击,水力榨辊只是很简单的一个水轮而已,没有渠道,没有水坝,基本上就是利用天然河道的落差,效率很低。

  华南厂有可利用的河流,但是河水平缓,流量也不够大。文同虽然对水力学是门外汉,也知道要在这条河上安装水轮机、还能带动三重钢辊榨汁机,不筑水坝蓄水是做不到的。一旦筑水坝,就牵涉到上游下游的用水问题,绝对不是件好办的事,闹不好还会把自己拖入到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中去。所以他否决了这个想法。

  还不如用蒸汽机来带动。文同心想,花大代价制造出来的水轮机只能用来碾压甘蔗,如果能得到一台蒸汽机来,他就可以引入许多提高效率的设备,机器的利用效率比水轮机高多了。有了蒸汽机必有锅炉,锅炉产生的蒸汽对制糖也有用处。起码在加热甘蔗汁的时候能够非常均匀的加热,减少发焦的可能性。

  制糖上可用的机械门类数量繁多,认真起来可以全机械化生产,当然这是未来的趋势,文同考虑了华南糖厂的工艺,选用了几种简单易操作的加工机械。

  想妥当之后,当下飞鸽传书给广州的张信,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并且附带了他指名多台机械的名录,另外还要求临高提供水泥、钢筋、砖石等必要的基建物资――上到半机械化生产,一切规模也就相应要扩大了。

  文同的报告,经广州站中转到了临高,执委会进过简单讨论之后同意拨给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