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才性四本论(上)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故而京师上下大为哗然。召开朝会时,诸如郑益恩、孙乾、张逸等人,都以此事有损国体为由,奉劝陈冲废止废坞令。而私下里,跟随陈冲多年的学生中也有人在劝说,诸如虞翻就与陈冲讨论,说国家眼下还有战事,老师大可不必如此操切,不妨先暂停废坞令,等几年再实行不迟。

  对于这些情形,陈冲心中早有了准备,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心。唯一出乎他意料的,便是在外巡游的张飞也传来书信。张飞在信中说,他途径河北郡县,见“衣冠扫地,华礼沦丧”,又有“高节委弃,朱门惨淡”,可谓是“耳不忍闻,目不忍视”,恐大失民心,致使“牵动根本,鼎沸宇内”,故而也建议陈冲放弃废坞令。这令陈冲很是失望,他深知张飞喜欢结交士人,并不体恤民情,定然是被很多人走了门路,于是就回信说:“高祖生为亭长,以功德天命取天下,彼衣冠何在?于今自绝万民而取华礼,恐为万世后笑也!”

  陈冲看似文弱,但内里刚强,即使朝野上下皆非,他也并无更改。反而一面在朝堂上重申废坞令之必要,一面将来访者逐一收容,安置在京师郡邸,显然是打算从长计议。此后两月内,陈冲专门抽出时间,与来访者逐一谈话,收录冤情,又专门派人到地方核实,搜罗证据。最后两相对照,能符合实情的竟不足十一。陈冲当即将不实者打入诏狱,而后将他们发配酒泉。朝野至此肃然,只口不言新政是非。

  冬十月,丞相府将此次的案情详细写成露布,张贴于河北三州郡县内。可惜河北的乱事却未因此消弭,在打击之下竟愈发猖獗。到十月底,渤海浮阳有高济者,称奸贼陈冲逼君害政,虐民无道,故而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高济自称辅汉将军,拥众万余人,在数日内便攻下浮阳、章武、海兴三县,吓走海平中郎将皇甫郦,周围坞堡见状,也纷纷起兵响应,大有席卷沧州之势。

  值此敏感之际,督亢中郎将王基对陈冲去信道:“高济诸贼举军起事,看似残虐,实则中衰,非真敌手也。而朝廷既已张威形,不宜停军高垒,有似畏懦,是负民望所托。而为政之辨,丞相清简为民,海内闻之,事理昭然,其众必自顾罪重,不敢成奸宄之源。而延宕日久,辽寇因之,则幽燕非国家之有,沧、冀危而不安,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渤海,逼贼于浮阳之北,使其不得妄动,以此先声夺人,平贼必成!”

  于是越过自己防区,主动进军至浮阳。此时距离高济起事不过十日,王基的信件都还没有传到雒阳,军队就已经出现在浮阳北面的白浪坞,这令高济大惊失色,原本聚集的乌合之众,一日内就散得七七八八,仅剩数千人而已。河北平原宽阔,高济队伍却缺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