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因言获罪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季汉隆安元年冬腊月,子刘燮率东征诸将返回雒阳。

  诚如前文所言,诸葛亮本已给此事定调,此战是大胜,百官连恭贺的表文都已写好了,只待子回朝便送往台郑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子返回宫中后,第一件事便是下罪己诏。诏中先自己“急功好利,动静失宜”,本欲“刷新吏治,奉公治民”,却不想“南北两寇,应丧争兵”,以致关东“兵戈竞起,野无稼穑”,因此子“夙夜思之,怆然难语”。

  但在诏书的后文,子又话锋一转,为属下诸将开脱:“轩皇用武,尚云三战。元恶未除,宜应同心。孟津牧野,必待有期。朕与卿等共勉之!”即在认为此战是败战的情况下,竟对随军众人多无责罚。包括在燕山中伏而死的梁双,依律应当剥除爵位,收回田地,但朝廷念其从军十数年,多有苦劳,所以不但不问罪其妻,还令梁双之子袭爵。

  除此之外,上林左监军周不疑,上林右监军司马懿、少府刘豹、前将军赵云等在战事中立有功勋者,也都各有赏赐。尤其是周不疑,朝议以为他身先士卒,用计巧妙,宜特加殊奖。于是拔擢他为上林军抚军将军,邑千户,一日连跃数级,实际上控制了上林军大权,这等优宠,即使周不疑自己也感到有几分过分,上表固辞不受。但刘燮再发手诏,令他安然就职。

  如此这般举动,无非是子在来时就听到了流言,为了平息朝野争议而已。如今他抢占了先机,又姿态做足,朝臣们自然也无话可,反而要再上书歌颂刘燮圣德了。

  隆安二年二月,为了嘉奖拓跋力微戍疆得力,朝廷派遣平阳王刘澹、新任幽州刺史朱皓、云北长史杜畿、雁门太守卫翄、少府刘豹等人,北诣恒王拓跋力微,赏钱千万,同时又好迎娶恒国公主为贵妃。

  拓跋力微自然大喜,又向朝廷贡献万匹良马以为军资。且在言语之中暗示,辽军之所以能够入寇,还是代北有库辱官部与慕容部蛇鼠两端,希望子能授予他讨伐之权。但这不是刘澹等人能够答应的,都以后再议。

  而对于朝廷来,这次征调二十万大军,也是一笔不的开支,虽然不足以伤及元气,但对民心士气都有影响。加之南面的孙权见辽东失败,也逐渐把大军撤了回去,所以两线战事都暂时停了下来。季汉朝廷也觉得要与民休息。从二月开始,刘燮乘舆出京,巡视河北河南各州郡,又下《奴婢赎为庶人诏》,将奴籍贱民放为平民。

  这一年国家不战,南北聘问往来,也算太平年了。只是在入秋之际,发生两事不得不提。

  且大战之后,倒也不是全然无人惩处,此次征战的名义统帅、征北大将军魏延,便为刘燮撤职,贬黜为银川太守,兼职总管陇右马政。陇右每年为国家提供数万匹战马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