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同乡才子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起,到有五六年是在守孝,家中田地也是族人帮着种的,正因为大部分时间在守孝,倒是没几个同窗好友,除了从小在一家私塾读书的徐慎徐用修之外,也没几个朋友。

  这刚出孝没多久,正好碰上解试,那徐慎徐用修倒是提醒了他提前租住客栈,祝元直以为提前一天即可,哪里会想到,这解试的时候,城里的客栈如此抢手,所以才有之前的那一幕。

  “祯哥儿,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衿儿有你大婶婶照顾着,你也不用操心,安心考试,咱们祝家能不能出个进士,考完之后,四叔再来接你。”

  祝氏一族是个小家族,族中都是农民,这个族叔还是因为来过几次应天,才被老族长抓了壮丁,送家族中最有前途的后辈科考。

  终于把各种不放心的族叔送走,祝元直也有些不好意思。

  “孟英兄,让你见效了,族叔是乡下人,没多少见识,话多了一些。”

  刚才两人叙了年岁,这祝元直倒是和盛长槐同岁,都是十八岁,但却比盛长槐小了两个月,因而祝元直是以孟英兄称呼,盛长槐直接称呼他的字,唤他元直。

  两人交谈了一会,当然会讨教学问一番。

  这祝元直学问倒也扎实,虽然这些年都在守孝,阅历少了一些,但学业并未放下,他父亲本就是有名的塾师,倒是和前世老师的孩子有些像,自己亲自教导,只要不是孩子天分太差,或者舍不得管教,倒也没几个不成器的。

  就算近几年他父亲不在了,还有他口中的用修兄,时不时的去乡下看他,应天书院的优秀的时文策论经常和他探讨,另外一个,倒是多亏盛长槐的三味书屋。

  那徐慎徐用修的娘舅是汴京的,从小最喜欢这个外甥,汴京最流行的《论道》《问学》《明月集》倒是一期不啦,全给都给自己这个外甥托人带到济州任城。

  近几年更是,这济州虽大,读书人的圈子倒也小,尤其是两人当初都是学塾中最优秀的学生,祝元直的父亲更是对徐慎有启蒙之恩,徐家乃是大族,不缺财货,顺便让自家娘舅帮祝元直也买了一份。

  这也是祝元直一听盛长槐的姓,马上就猜出来了盛长槐身份的原因,按照祝元直的说法,盛长槐身在汴京,但因《明月集》的缘故,再加上勉强算是半个老乡,两人对盛长槐早就心存敬佩,要不是盛长槐当初人不在汴京,那徐慎早就登门拜访了。

  这个盛长槐倒是有印象,之前在汴京的时候,徐慎也派人送过帖子,只不过当初想要当面讨教的人太多,盛长槐基本没见几个,但却对想要讨教的帖子都过目过,这徐慎的字写的不错,当时也是多看了一眼,经祝元直这样一说,倒是有些印象。

  在盛长槐看来,这祝元直虽然文章欠缺了些老辣,但通过这一科解试倒是不难,若是这几个月能够有名师指导一下,一科就中的希望倒是挺大的,和去年海文礼对盛长槐的评价差不多,两人的情况,倒是像的很。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