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弹劾李衡这个奸臣!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说无妨。”

  “常年征战,百姓疾苦,我想提议为百姓免税三年,孟公觉得如何?”

  “免税三年?”孟光又吓了一大跳,脸色变了,“李尚书,您是知道的,国库一直很紧……”

  “这一万个青花瓷,价值一百万石,我们再造五万青花瓷,就能全部补回来。”

  “这倒也是,不过是不是太浪费……”

  “百姓太苦了,孟公难道……”

  “丞相那边呢?”

  “丞相已经同意,但我认为,您是大司农,我们得尊重一下您的意见。”

  “既然丞相同意了,那我没有意见。”

  “好好,以后有些事还得仰仗孟公!”

  “不敢不敢!”

  “另外,从广汉郡郪县查抄的田,孟公有统计完吗?”

  “一共九万亩!”孟光小声说道。

  李衡心里暗暗道,好家伙,比老子预估的还要多!

  “准备如何处理?”

  “暂时没有好的办法。”

  “我建议先全部挂靠在朝廷的公田上,慢慢迁移户籍之人过去,当然,这是还得您跟陛下商议,再提报丞相。”

  孟光陷入沉思中。

  他并不知道,李衡早就已经盯上田产这件事。

  带着孟光在织造司转了一转之后,孟光彻底心服口服了。

  李衡心中有底,孟光是一个重要角色。

  以后的税制改革和财政改革都必须他来去执行。

  接下来是多事之秋,不仅仅太府寺的各个衙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江州造纸所也已经开始投入生产。

  大汉的产能从零到一,几乎已经完成。

  江州造纸所的成立,标志着股份制商社推行踏出第一步。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完成了多点规模化,才能实现社会分工化,完成产业群。

  对外进行经济输出,打到经济霸权的目的,除了要有强大的武力保证,还需要成本低的产业群。

  而且想要有货币霸权,也离不开产业群的部署。

  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建兴十三年的年底,关中依然在对峙,孙吴依然在观望。

  但曹魏和孙吴都还停留在传统战争的视觉上,并未察觉到,益州已经开始进化。

  当然,这种进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还是那个原因:利益分配不均。

  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内部开始了对李衡第一次群体性的进攻。

  镡承被杀这件事,的确在成都引起了极大的风波。

  从诸葛亮执政以来,内部是非常稳定的。

  现在死的是一个位列九卿的少府。

  据说不仅仅镡承被杀,镡承之子镡纶被流放,连广汉郡郪县镡氏也被查封。

  一时间,人心惶惶。

  就是在这个时候,弹劾工部尚书李衡的奏疏送到刘禅的桌案上。

  起初,刘禅并没有当一回事。

  接下来数日,弹劾的奏疏,如同雪花片一样落到刘禅那里。

  这下刘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再一看,好家伙,不仅仅有益州派大臣,还有荆州派大臣,以及东州派大臣。

  看来李衡杀镡承,不仅仅是惹怒了益州人士,其他派系的大臣也同样不服气。

  十二月十五日,小雪。

  李衡在家中吃羊肉。

  鲁芝、赵骧、马颙、姜斌嗣都在,还有从江州过来拜访的李福之子李骧也在。

  “这一次,弹劾李公的奏疏,有些多了。”李骧突然说道。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