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133.黄月英:兄长可信天命乎?(求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133.黄月英:兄长可信天命乎?(求月票订阅)

  无论是黄月英还是诸葛亮,都清楚的知道,大汉朝为何会到了如今的地步。

  黄月英也在数次与诸葛亮的探讨之中,告诉对方小冰河期这个概念,是因天时不顺,产出不足,世家富人贪婪之心甚重,庶民才越发难以生存。

  且,莫说世家富人了……就是大汉朝的皇帝,有时也荒唐的很,比方说……灵帝。

  那是东汉历史上最荒唐的一位。

  当然,东汉到了现在这般模样,却也不全是他一人的过错,而是任何一个势力到了中后期以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新的规则。

  大多数人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爬到一个足以活得滋润的高度,就需要把这些东西都玩明白。

  钱、权、色……各种交易,千年以来,未曾变过。

  “但是,纸质书籍,可以。”黄月英笑了笑,带着诸葛亮进了楚纸作坊。

  里头的一道道工序,在这位大佬的眼中,那是没有任何隐藏。

  “东家?”李木听护卫说,女君带着一名男子进了作坊,于是赶紧跑来。

  可见着眼前的东家……却是作男儿扮相的东家。

  “无事,便是走走。”黄月英笑着摆手,“何时放假?”

  “与庞先生初步商议过,定在了后日,先收宿麦,再翻整田地而后完成插秧,再把工人们召回。”李木便答道。

  如今作坊的产能上去了,工人们也有了更多自有的时间。

  加上荆州四面的作坊也已经建起,庄子上的作坊,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

  “好。”黄月英表示没有什么意见。

  倒是诸葛亮是真的觉得这样安排很好,这世上,没有什么,比让人吃饱饭的事情更重要了。

  于是在抄提楚纸的池边站定,见着工人们用很细密的竹帘子舀出看上去透明的纸浆,眼里多了些思考之色。

  又看了看旁边那有些热烘烘的白墙,便明白了这些湿纸是如何成为干燥整洁的楚纸的。

  干燥的楚纸,会被工人们揭下,最后一道工序,便是区分上等纸与中等纸,平整楚纸的毛边。

  当然…也会有劣等纸,不过多数劣等纸是被丢回去重造的。

  “此法,巧妙至极。”诸葛亮夸赞。

  他是知道蔡侯纸的造法的,工艺上来说,差得不多,造出来的纸……却是千差万别。

  “都是他人智慧罢了。”黄月英摆摆手。

  诸葛亮笑着,“阿楚便不怕亮将此间工序说与他人听?”

  当下,离诸葛亮近的工人便停了手中的动作,皱起了眉头,“这位郎君,可莫要玩笑,若真如此……”

  “那待如何?”诸葛亮好奇的问。

  “郎君日后便出不了庄子了。”工人随即淡淡的道,放下了手中的竹帘,欲喊护卫过来。

  “周叔,莫要如此。”黄月英赶紧阻止周大牛。

  周大牛疑惑。

  “这是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